从原理上说,vivo的屏下指纹基于OLED屏幕的发光单元。当按下的时候可以看到指纹识别区域“灵光一闪”,可不是为了响应操作而做出来的特效,就是那一瞬间照亮了指纹,让指纹探测器得以透过发光点的空隙“拍照”并且进行识别,原理就和一个相机有点相似。那么问题来了,这样做的结果显然是对距离和光的折射率有要求,否则对焦不准自然识别失败。
所以得到的答案自然也是不建议贴膜,因为微小的距离变化都会导致指纹的识别率下降甚至难以识别,但又传闻说这款手机有官方贴膜推出,难道是说错了吗?最近网上流出了“官方膜”照片,看了之后评价君觉得这膜还是不贴了吧,虽然不影响指纹功能,但强迫症简直不能忍。
是的你没看错,这片膜在指纹识别位置上留了一个洞,用以确保屏下指纹的兼容性。但在屏幕上开了这么一个洞的贴膜还怎么用?这简直挑战视觉效果,到底是要保护屏幕还是要好的使用体验,这是一个必须做出选择的问题。
其实评价君心中最理想的屏下指纹技术还是利用触屏本身的特性。手机触摸屏以及电容式指纹模块技术原理是一样的,都是通过电容识别触摸,只是识别指纹需要把电容识别的分辨率提升数倍。如果整个屏幕的触摸区域都这样密度,那屏幕任意位置都能识别指纹,而且兼容性相当好,但价格就要贵得飞起了。
评价君觉得,尽管现在好的手机并不便宜,但使用寿命也就那么长,该换的时候还是会换,即便保存的和崭新一样也只是二手多卖点钱,何必贴膜成这样折磨自己呢?不过对于所谓“手机屏幕很硬不怕划”的说法,评价君还是坚决反对的,即便康宁大猩猩在内,也只不过把屏幕莫氏硬度提升0.5到1而已,生活中能破坏屏幕的物件随处可见,该保护还是要保护。
本文来自“玖玖言”用户投稿,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华夏信息网立场,本站不对文章中的任何观点负责,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只用于提供信息阅读,无任何商业用途。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文章、内容、图片、音频、视频)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1470280261#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维护您的正当权益。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xxxwhg.com/zh/1007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