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央视报道了上海消保委通过测试购买的多款手机,发现苹果、OPPO、小米等国内外知名品牌手机均存在“偷跑流量”等现象,并指出其中的“罪魁祸首”就是手机里预装的软件。那么银川市面上售卖的手机都有哪些预装软件,它们又是如何偷跑流量的呢?
“手机上的APP都要联网才能用,消耗一些流量很正常。”市民马女士认为,除了自己主动使用流量上网的行为,比较反感的是打开数据流量后,部分软件自动更新或向客户推送信息时消耗流量。
而业内人士认为,所谓“偷跑”流量,指的是用户不容易发现的隐性流量消耗。其中包括软件云端同步功能,将用户的联系人、短信等信息自动备份到云端时,会消耗一定流量。此外,很多应用在安装时需要关联手机,获取用户的个人信息、地理位置等,例如搜索“附近的餐厅”、“同步共享位置”等,而此时,流量就在不知不觉中流走了。
用户应理性看待“偷跑”流量
央视日前曝光苹果、OPPO、小米等多个品牌的手机存在“偷跑”流量的问题,引发很多手机用户对终端厂商的不满,而业内人士认为,并不是所有“偷跑”流量都是“有罪”的,消费者更应该理性看待这个问题。
“有些预装软件是为了方便用户,其中部分流量消耗是合理的。”宁夏联通公司互联网部负责人杨学良介绍,软件厂商会和终端厂商合作,预装一些软件,但有一部分对于用户来说是必要的,其中手机联网自动修复系统Bug、推送一些提醒等情况消耗流量,也都是可以接受的。另一部分则属于市场运作行为,“有的预装软件会给用户体验带来不良影响,但难明确地界定哪些是用户需要的。”
但是对于厂商预装的恶意软件,杨学良表示运营商是坚决反对的,同时提醒广大消费者要通过正规的渠道购买手机。
预装恶意软件侵权可举报
早在2012年6月,工信部就下发通知要求“手机生产企业不得安装未向用户明示并经用户同意,擅自调用终端通信功能,造成流量耗费、费用损失、信息泄露的软件”。2014年11月,工信部再次出台《关于加强移动智能终端进网管理的通知》,要求手机厂商预装软件必须公示。
而去年我区通信管理局开展过移动互联网恶意程序专项治理行动,对运营商终端公司的61台手机、银川市鼓楼电脑电讯市场和银川商城手机市场的18款手机进行抽查,其中就发现某终端公司有一款产品存在恶意程序。
“预装恶意软件是侵害了用户的权益的,但很多用户意识不到。”通信管理局市场监管处处长刘旭林说,有些用户根本分不清哪些软件占了多少内存,消耗多少流量,更无法分辨哪些软件会窃取用户资料,今年也没有接到一起相关投诉。不过用户若有疑问,可通过12300电信用户申诉受理中心举报,并检测手机中是否存在恶意软件等。
小贴士四种情况易耗流量一:10秒自动加载小视频微信小视频,各种图片、gif动态图、广告等在自动加载时都会消耗流量。记者通过流量检测,一段10秒的小视频大约消耗300KB流量,假设一天看5段,一个月45M流量就没了。而一张图片从20KB到120KB不等,逛半小时淘宝消耗的流量可想而知。
二:导航地图、打车软件
专业人士了解,使用导航时会计算路程消耗流量,小到20KB~30KB,大到12G~13G。除此之外,天气通以及各种手机网游也会自动搜索个人地理位置,从而消耗流量。
三:WiFi信号弱自动转换3G/4G网络
智能手机在WiFi信号不稳定和较弱时,会自动切换到3G/4G网络,如果用户没有注意到,继续使用则会耗费流量。
四:后台运行的程序
二:访问WAP网站代替WWW网站
三:关闭自动同步设置黑白名单
如果觉得此消息给力,请给晚报点个!
本文来自“玖玖言”用户投稿,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华夏信息网立场,本站不对文章中的任何观点负责,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只用于提供信息阅读,无任何商业用途。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文章、内容、图片、音频、视频)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1470280261#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维护您的正当权益。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xxxwhg.com/zh/1008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