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手机成瘾,只要闲下来就会捧着手机刷短视频、看资讯。”
“我购物成瘾,每月发了工资就想去逛商场或淘宝,买一堆没用的东西回来。”
“我自慰成瘾,脑子里总是想着那方面的事,一星期至少要自慰三四次。”
“我游戏成瘾,工作之余就完全沉浸在游戏世界里,除了吃饭、睡觉。”
“我甜食成瘾,恨不得连饭菜都是甜的,一天不吃就难受。”
我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现代社会从媒体到个人都喜欢把成瘾挂在嘴边,就像上面的言语一样,从吃穿到娱乐,从生理到行为,仿佛这个世界没有不让人成瘾的事物。
不能否认,现代社会,物资丰富,人类确实比古人更容易沉迷于某些事物,但动不动就说成瘾了,这就是纯属夸张宣传,恐吓大过于实事求是。因即使烟酒、毒品之类的易成瘾物,成瘾也是循序渐进的经过。
毒品从偶尔吸食到成瘾依赖是一个日积月累的过程,毒品的剂量也是逐渐增加的。最开始的时候,大多数新手吸毒者,也知道要控制吸毒的剂量和频率,不然容易出大事(过量猝死)。
这个时候,吸毒者还有一定的自控能力,能清醒地意识到毒品剂量和频率对人体的伤害,但是随着耐受性逐渐提升,就会对吸食毒品的剂量和频率失控,没有满足则无法维持正常生活,这就是毒品上瘾的过程。
请注意上文特别标出的两处黑体字,组合起来就是失去自我控制能力,这就是成瘾的标志之一。我相信到这里,有人会说,我在沉迷手机、购物、游戏、自慰的时候,确实是失去自我控制能力了啊!
别急,我所说的成瘾的时候,其实还有一个标志,那就是你如果不玩手机、购物、游戏、自慰,是不是连正常的生活都无法进行,会不会痛苦到想用头去撞墙,或是特别想发火,甚至有暴力倾向。
这个标志其实就是成瘾后的戒断反应,分生理和精神两方面。生理方面的戒毒反应,典型的就是吗啡、海洛因等阿片类毒品(药物)毒瘾发作时生不如死的痛苦模样。
精神方面的戒断反应,成瘾者的表现为失眠、暴躁、焦虑等情绪失控,特别想发泄,一言不合就怒火冲天,甚至有暴力倾向。这种反应一旦持续时间过长,就会出现严重的抑郁情绪,做出自残自杀等行为。
所以只有当一个人沉迷某一种物质或行为(常见的毒品、赌博),对使用的剂量或频率失去自我控制能力,并且出现戒断反应,已经到了无法维持正常生活的时候,我们才可以说他已经对某一种物质或行为成瘾了。
看完成瘾的介绍,我们再来回顾文章开头的所说的“成瘾”行为,就会发现,这些人并不是真正的成瘾。他们有一定的生活规律,知道要上班赚钱,维持正常生活,沉迷刷手机、玩游戏、购物、自慰也只是在业余时间。
在我看来,生活中大多数人都有这样的问题,顶多算一种不良习性,属于在某些事物方面自我控制能力弱。当这些不良习性影响到正常生活、工作之时,就会触发自我纠正机制。
当然,那些真正的手机、游戏、购物、自慰、美食成瘾者,也确实是从这些不良习性开始。在影响到正常的生活生活、工作之时,他们不仅拒绝自我纠正机,反而破罐子破摔,又怎么不会成瘾。
最后说一句,成瘾是一种历史悠长的现象,几乎贯穿整个人类历史,甚至在动物身上也有体现。人类至今还没能找到解决成瘾的方法,能做的就是尽量减少成瘾的几率,远离一些不良习性。
本文来自“可凡儿”用户投稿,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华夏信息网立场,本站不对文章中的任何观点负责,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只用于提供信息阅读,无任何商业用途。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文章、内容、图片、音频、视频)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1470280261#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维护您的正当权益。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xxxwhg.com/zh/1020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