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手机都要套手机壳呢

买来一部新手机,我们首先要做的,就是为它匹配一个合适的手机壳,再贴一张手机膜,不套壳、不贴膜,手机用着别扭。当然,经济条件较好的少部分人,会不贴膜不套壳,或者套一个个性好看名贵的后壳。条件好到打一次电话扔一部手机的,不在讨论范围之内。

我们对常用物事的“保护”情节由来已久。在人们普遍不富裕的八九十年代,家中所有值钱物件,比如电视机、缝纫机、沙发、冰箱等等,基本都套一层纱,铺一块垫子。

这其实是一种勤俭朴素的传承,哪怕你并不勤俭,鄙夷朴素,可在骨子里的东西,很难一时改变。

我们经历了太多的艰辛岁月,才有了如今的美好日子。甭看你在网上天天叫苦喊累,实际上,那是被欲望绑架了自己。很多人,不是真的过不下去,而是盯着别人有自己没有的东西,绞尽脑汁费尽体力的想要得到,把自己搞累了。

没有欲望便没有进步,没有野心就没有成长。但是如果它们太多了,脱离实际了,让人不想一步一个脚印地走了,转身就成为累赘。

好比手机,有多少人实际上只能用到一般的功能,买的时候却不停的比对那些软硬件?比来比去,原定的心理价格一点点增加,恰好,这时候超前消费的方便来了,牙一咬心一狠,买!

买回来的手机,百分之三十是它本身的作用,百分之七十成了面子的象征。咱不一定要比别人有面子,但一定不能丢面子。掏一掏兜,看一看银行余额,得,咱还是买个壳子贴个膜,让面子持久些吧。

在手机逐渐大众化,在人们的认知到了一定高度后,手机的面子功能正在消退,取而代之的是实用。问题又来了。手机成为人们离不开的身体的一部分后,它确实需要保护壳和保护膜了。

为啥?咱心里缺少安全感,怕手机碰坏了摔碎了,又得花钱;咱出门在外,总想面面俱到,东西带得太多,手机难免磕磕碰碰。这时候,保护壳和保护膜真的能起到作用。

还有一种情况,是我们知道我们得来东西后不懂得珍惜。看着很拗口,咱解释下。

你买了一辆车,第一年第二年,别说磕碰,小石子砸个印儿也得心疼半天,赶紧想办法补救。待到第三年第四年,小擦伤无所谓,后面,自己的小磕碰也能说得过去。到最后,一说自己的车就是:“那破车,我早想换了。”

手机同理,且因电子产品更新快,大家对手机的爱护程度下降得更快,自己也清楚自己的德行,索性把保护它的责任交给后壳和贴膜,省下一份心思。

年轻人为手机安后壳,贴保护膜,则又有不同。他们手机的后壳,是一种追求个性的体现。再加上在商家聪明才智下的创意,手机壳如同美甲一样,是时尚和美的体现。糙汉子咱不同说了,手机屏摔碎了找个没碎的空隙还在用。只要是女孩子们,手机壳经常换,流行什么换什么,挺好。

手机膜到如今也有了很多种类。年轻人贴膜,有的是为了看视频省省眼力,有的是为了打游戏手感好。还有的是,是为了和女朋友男朋友吵架时,一下子生气摔手机,有个后悔的空间。

由手机延伸至我们的其它方面。我们在生活中,总是在寻找一个壳子和一种保护膜。有了壳子,我们就能硬气。就好像我们去医院看病,嘴上说讨厌找熟人等行为,实际上,自己如有机会,亦是如此。就好像我们总想着给孩子一个轻松的童年,却不由自主的给他报补习班,报兴趣班,想让他将来有所倚仗,有一技之长。

这就是我们的“壳”和“膜”,它看上去令人能停止腰杆,实则把我们搞的劳累无比。明明正常办的事,总要绕个大弯子,有时你不绕还真不好使,因为对方,也活在壳子和膜内。人情往来,必须有亏有欠,才能有求有应。

人生的“壳”和“膜”运用得当,受益无穷。它们会让你日久常新,结实耐用。可惜,这样的壳子和膜不是每个人都有,没有的,要么破手机破摔,要么心中产生愤懑。有时候,别说没有了,我的“壳、膜”没你的好,心里照样愤愤不平。以至于,我们忽略了手机本身有高有低有好有坏,不去琢磨着怎么换手机,而去瞅着外在的东西。循环往复,舍本逐末。

手机壳手机膜易换,人生的壳膜难破啊。

本文来自“七秒鱼.”用户投稿,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华夏信息网立场,本站不对文章中的任何观点负责,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只用于提供信息阅读,无任何商业用途。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文章、内容、图片、音频、视频)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1470280261#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维护您的正当权益。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xxxwhg.com/zh/103168.html

上一篇 2023-04-02 02:30:02
下一篇 2023-04-02 20:30:02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