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条“台湾少女被手机烫伤脸”的视频在微博上传开。无独有偶,英国一名24岁女孩儿在睡觉时将充电的手机压在身下,第二天发现身体被伤。看到这样的消息,网友纷纷惊呼:“手机也能烫伤人。”没错,不但能够烫伤,它还有个名字叫低温烫伤。
低温烫伤是怎么发生的?
协和洛奇功能医学中心全科医生张新征在做客北京新闻广播《照亮新闻深处》栏目的时候告诉我们,低温烫伤有一个非常显而易见的因素就是低温,温度大概在40℃~50℃左右,而在44℃左右的温度时要超过六个小时的紧密接触才会造成低温烫伤,但当温度逐渐升高,造成烫伤所需的时间就会逐渐缩短。当温度大于50℃小于70℃的时候只需要几分钟的时间就会发生烫伤。
烫伤时我们的身体究竟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
为了更好的理解,张新征医生举了一个烤白薯的例子:白薯用大火去烤,皮会马上被烤焦,但是里面还是生的没法吃,所以会烤白薯的人都是把火吹灭了之后把白薯扔到灰里面去,用火的余烬来烤。其实低温烫伤就相当于烤白薯,热量通过皮肤,一点点渗透到皮肤更深层的软组织,真皮层当中去,这些热量由于皮肤外面的保温作用,在里面逐渐引起烫伤。低温烫伤最典型的特点是,烫伤后表皮看起来没有多少伤痕,可是在皮肤下面已经发生了面积很大,程度很严重的烫伤。
手机为什么能烫伤人?
经市场专业机构的测试发现,我们平时使用的手机在正常使用时最高温度可以达到46℃,而这个温度已经在低温烫伤的温度范围内,只是需要较长的时间,但是当手机质量出现问题或过热保护系统被破坏,手机会上升到更高温,甚至会达到50℃~60℃,这样,在短时间之内发生烫伤也是非常有可能的,这就是手机烫伤皮肤的原因。
除了手机,还有哪些电器会引起低温烫伤
除了手机,大部分造成低温烫伤的是冬天大家常用的电热毯、暖水袋和暖宝宝,并且主要发生在老年人和糖尿病患者的身上。他们的皮肤的感觉功能减退,使他们对温度的敏感程度降低,在泡脚或者洗澡时往往无法及时察觉温度的高低,以至于被烫伤。专家建议,这类人群在洗澡或者泡脚时最好准备一支温度计。
使用暖宝宝也要注意,不要让它直接接触皮肤。因为暖宝宝使用时的温度可达到60℃,发热时间达4-8小时,使用不当很容易发生烫伤。使用时最好外面包一层比较厚的布,一个简单的小动作就可以帮助我们避免低温烫伤的发生。
低温烫伤分等级吗?
专家表示,低温烫伤和正常的烫伤一样,是分为三级的。
一级的低温烫伤仅仅是皮肤的表面有些发红,有比较明显的疼痛的感觉,它的处理是用凉水长时间的冲洗烫伤的部位,用凉水的目的是为了给细胞降温,让它能够尽快的从过热的状态中解脱出来,同时也防止烫伤的面出现渗出和水肿。一级烫伤用凉水冲洗就足够了。
到了二度烫伤的时候,皮肤表面会出现水泡,这时一定不能擅自把水泡弄破,要保护水泡的完整性。因为通过不正确的方式把水泡弄破之后会让烧伤得创口暴露在空气中容易被细菌感染。如果需要将水泡挑破,应去医院让医生用无菌针把水泡里的东西抽出来保留水泡皮,接着就不需要做太多的处理。涂抹牙膏等所谓的“土办法”其实是没有用的,它最多只是起到缓解疼痛的作用,可以用一些正规的烧伤膏,灼伤膏之类的药物。实际上,只要做到保护好伤口让它慢慢愈合就好。
到了三度烫伤,被烧伤的部位就会失去疼痛感,因为里面的阻止已经全部坏死了,这种情况就要必须尽早去医院接收正规的治疗。
本文来自“幻想症”用户投稿,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华夏信息网立场,本站不对文章中的任何观点负责,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只用于提供信息阅读,无任何商业用途。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文章、内容、图片、音频、视频)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1470280261#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维护您的正当权益。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xxxwhg.com/zh/1036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