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什么是用户标签?
对运营来说,用户标签就是根据用户的行为、特征,将用户进行分类并抽象的一系列分类。譬如说:
2、为什么要理解用户标签?
实际上,只要你从事的工作,和「用户」有关,你可能就需要对「用户」进行「画像」,运营使用的画像,我们可以简单理解为「Profile」,即是对单个用户实例概括后,再通过群体归纳提取出来的用户集合。
怎么理解呢?
譬如,你去逛百货店,你可能就会发现同样是女装,不同的楼层上的写法是不一样的,有「淑女装」、「少女装」、「职业装」、「休闲装」等等。
那么顾名思义,你知道「少女装」针对的可能是20岁左右的年轻女子,「淑女装」针对的可能是30岁左右的女子,「职业装」针对的是在工作场景下的正装或商务装,「休闲装」是针对日常生活比较随性的服装。
譬如说,Unique的Slogan是「LifeWear」(服适人生),那么我们从这里去推测,这个品牌究竟想要针对怎样画像的用户?
我不负责任的猜测是,Unique面对的对象并不是特定年龄或性别的消费者,而是强调Unique品牌的服装可以满足不同类型的消费者在不同场景下的着装需求,所以,它要寻找的是认同品牌价值的用户,而这些用户购买Unique的原因,可能有很多,包括说,其服装设计适合更多场景的需要,穿着舒适、价格合适,等等。
但是你会发现,对此认同的用户可能就满足了:都市生活、对服装的舒适度有要求、对服装的价格有敏感度但不会追求极致低价,有一定的审美品味,就成了消费者的画像。
那,对于互联网运营来说,我们的要求可能会更为具体。
譬如,抖音通过算法,让你本来想消磨20分钟,变成浪费2个小时刷刷刷,它就需要知道你的画像是什么。对男性,要推送小姐姐;如果你是一位同时观看了吃播、小姐姐、汽车资讯视频的男性,可能推送给你的就是围绕这些特征去组织、推荐的视频内容了。
如果没有标签,这件事儿就做不到了。
再譬如,很多人打开淘宝,会觉得,怎么淘宝推送的商品就这么勾引我,让我忍不住想要剁手,其实背后的原因可能就是因为,你的消费集中在某个品类的商品上,而这些品类的其他消费者,同时又消费另外其他品类、价格的商品,由此淘宝就尝试给你去做关联推荐、协同过滤等各种推荐策略,以此来学习,让它的推荐变得更加精准,而这一切,就是为了让你更多去消费。
所以,我们需要用户标签,没有标签,用户画像就太费力了。
3、如何去建立用户标签?
作为运营,对这些有了基础认知之后,再去和产品、研发讨论相关需求,就会容易一些了。
最后给大家报告一下,之前的方便面还就是没人买,痛定思痛,我决定还是不要给你们推荐吃的了,虽然讲真,那个面真的很好吃,但怎么办呢~我就不是一个吃播属性的KOC啊,真是让人难过啊。
本文来自“等夏天等秋天”用户投稿,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华夏信息网立场,本站不对文章中的任何观点负责,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只用于提供信息阅读,无任何商业用途。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文章、内容、图片、音频、视频)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1470280261#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维护您的正当权益。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xxxwhg.com/zh/1040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