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据民政部公布《2021 年民政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和以往相比,离婚登记数量为213.9万对,较上一年373.6万对出现了大幅下降,下降比例达42.7%,结婚总数持续下降,结婚年龄也在推迟。
影响离婚率数据的有以下几个因素:
一、离婚冷静期正式进入了离婚程序,各地冷静期撤回离婚申请情况明显。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于2021年1月1日正式实施,设定离婚登记30天的冷静期。
由于《民法典》离婚冷静期的实行,以及疫情的影响,房地产市场整体遇冷,离婚率的确比起过去几年有大幅度下降。
离婚冷静期的实行,除了让那些冲动离婚的夫妻,经过30天的冷静思考之后,变得不那么冲动,更加理性;
另外一个作用,就是,一旦30天冷静期过后,还是坚持要离的,那也基本上是深思熟虑的考量,一旦离婚,那么后面再复婚的可能性就很小了。
因此,很多地方在公布2021年婚姻大数据时,将离婚登记减少的主要原因归因于离婚冷静期的实施。
二、结婚的人少了,离婚率自然就下降了。
据数据显示,全年依法办理结婚登记764.3万对,结婚人数低于800万对,比上年下降6.1%。结婚率为5.4‰,比上年下降0.4个千分点。这也是36年来结婚人数低于800万对大关。
2021年,我国结婚登记人口中,30-34岁和35-39岁这两个年龄段的占比都创下了近年来的新高。若以30岁为界来看,30岁以及以上人群占比合计达到了48.2%,我国结婚年龄越来越迟。
由于年轻人的思想、经济越来越独立,所以对于结婚的需求,是确实有所减少。
尤其是女性对婚姻的期望值降低,确实成为近些年,结婚率下降,离婚率有所上升的一个主要因素。
三、平均初婚年龄推迟。
01、随着受教育水平的提升,现在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大学毕业后读研、考博,尤其是女性群体,受教育年限在不断延长,自然就推迟了结婚年龄。
02、社会竞争激烈,就业压力大,工作生活节奏加快,很多年轻人忙于工作,不少人还经常加班,没有时间恋爱,跟异性接触机会少。
03、婚姻成本上升,房价上涨,彩礼提高,无论城乡,婚姻要考虑住房等因素,尤其是一线城市成本更高,导致结婚的准备期拉长。
2022 年 1 月 20 日,卫生健康委人口家庭司副司长杨金瑞在回答记者提问时指出 :"90 后 "、"00 后 " 作为新的婚育主体,绝大部分成长和工作在城镇,受教育年限更长,面临的就业竞争压力更大,婚育推迟现象十分突出。
总体而言,离婚数量的减少是好事,大的方向上来说是在朝着家庭和谐、社会稳定的方向发展与此同时,更不应忽视,受近几年疫情的影响,居家时间太久滋生家庭矛盾、家庭经济压力加重、婚姻观念的转变等问题的解决,从根本上解决我国目前结婚率下降、离婚率上涨的问题
本文来自“月熙儿”用户投稿,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华夏信息网立场,本站不对文章中的任何观点负责,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只用于提供信息阅读,无任何商业用途。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文章、内容、图片、音频、视频)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1470280261#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维护您的正当权益。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xxxwhg.com/zh/104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