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专家不接地气
不知道什么时候起“专家”一词就成了贬义词,那些不说人话不干人事的各领域代表,让我们无语的是这些专家们常常走红,高知、高职、高薪,对于我们普通人来说只有羡慕嫉妒恨的想法。
雷人、雷语,干出来的雷事往往都突破了常识,刷新了我们的认知,有时候可以说无底线甚至无下限。但即便是这样,对于自然科学领域的专家我们还是比较信服的,尤其是农业领域的专家,民以食为天,可以说农业专家是最接地气的。
比如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一生钻研农业领域,赤脚扎根于农田之中,如同老农一般深爱着这片土地。然而令人没有想到的是在农业领域里同样也有不能下田,脚不能沾泥的专家。
网传在贵州贵阳,一场举办在田间地头玉米技术交流会中,与会人员脚不沾地,地里铺地毯考察,从田头的机耕道,到玉米地里全部都铺上了一层。专家们小心翼翼地走在地毯之上,生怕一不小心粘上泥土。
按理说玉米种植间距在60公分左右,但是从视频中可以明显地看出来玉米地里的地毯路要宽很多的,有网友说这是专门砍掉玉米铺的地毯,虽然玉米不值钱,这待遇也真是够高了。
网友对专家下田走地毯咋看?
不论是技术交流还是考察,农业专家害怕鞋沾泥对于人们来说是怎么也说不过去的,不少看到此视频的农民称真是开了眼界,从来没有想过有还能这样操作,为了鞋上不沾泥,就把玉米砍倒铺上地毯,如果农民这样种地,无疑成本更会大幅度增加,玉米多少钱一斤才合适?
对于专家们踩着地毯考察,网友们真的爆了!
网友甲:“雨后路太泥泞,专家又多半年龄偏大,从安全和尊重方面考虑,采取一些防滑措施,可以理解,无可厚非。”对于此评论,有网友说,我代替专家八辈祖宗谢谢你的理解!
网友乙:“假如袁老下田间如果也铺地毯,不知道还能不能取得这么高的成就!”看到这,有网友说,如果袁老知道有这样的农业专家,会把他们都带走。
网友丙:专家会不会建议农民种地也可以铺地毯呀?我相信是会的!
网友丁:我觉得没什么,一群人在泥地里走来走去,搞得一身脏也不好,不利于工作,本人从农村出来家里20多亩地,知道农民生活的不易和无奈,但是向往舒服的生活!
多数网友评论表示无语,刷新三观,当然也有不少表示理解的,认为地上比较,专家么又比较精贵,而且鞋子衣服都是,动辄数百上千元,不是几颗玉米能比的。
还有一大部分评论都提到了袁老,无疑都是怀念,九十岁的高龄依然坚持下地,对于这些人真的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质疑这样踩地毯的专家到底对于农业的贡献有多大?对农民的伤害有多深?
后语
当然,也许在地上铺地毯的做法专家们是不知情的,都是主办方的责任,毕竟专家也不可能什么事都亲力亲为。也不排除主办方为了减小风险,让交流会顺利举行,在泥泞的道路上铺上地毯,以防有人摔倒、害怕专家脚上有泥心里不舒服,因而被有心人拍摄了下来并传播到了网上。
但是,同样我们不可忽视的是有太多的专家不接地气,从而制造了这样的舆论氛围。下地考察,甚至深入玉米地,回来以后一身清爽,鞋上连一滴泥污都没有,这样的专家又如何让我们信服?这样的专家难道心里“不虚”吗?
本文来自“九月朦胧”用户投稿,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华夏信息网立场,本站不对文章中的任何观点负责,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只用于提供信息阅读,无任何商业用途。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文章、内容、图片、音频、视频)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1470280261#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维护您的正当权益。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xxxwhg.com/zh/105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