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在这诸多好处之外,曲面屏也遭到了部分用户的“嫌弃”。比如有人担心曲面屏的盖板玻璃会比直屏更不耐摔,加之旗舰机型的屏幕往往用料更好,因此会带来更高的潜在维修成本。
又比如说,在许多手游玩家看来,曲面屏的边缘误触也是一个很大的问题。特别是在一些塔防类游戏中,由于经常需要从(横向握持时的)屏幕底边向上滑动操作,在曲面屏上就很容易就会导致误触,以至于调出多任务界面、甚至是直接推出应用,体验确实是比较糟心。
另一方面,如今的智能手机也普遍都内置了多种“防误触”的相关技术。比如在游戏启动时自动降低屏幕边缘的灵敏度,比如通过AI算法识别真正有效的触摸和偶尔的误触等等。
然而大家可能不知道的是,其实早在十几年前,手机行业就已经有厂商将“防误触”作为了旗下产品的最大卖点,并做出了可能是迄今为止防误触效果最好的触摸屏设计。但这款产品本身,却并没有取得预想中的成功,不仅如此,它从某种程度上来说甚至完全成为了一个业界的笑话,并在日后被当做相关品牌由盛转衰的关键。
这就是黑莓与他们在2008年推出的Storm,一款将“防误触”做到极致、却也正因如此而遭遇重大失败的触屏机型。
2007年,苹果发布了初代iPhone。尽管其并非业界首款使用电容式触摸屏的智能手机产品,但iPhone的确是成功地通过软硬件结合的设计,将电容式触屏操作的理念推向了全世界。
当然,正如现在的全触屏机型一样,初代iPhone同样也有误触的烦恼。或许正是瞄准了这一点,当黑莓在2008年推出旗下首款全触屏旗舰机型Storm时,他们为其配备了一种叫做“SurePress”、旨在彻底防误触的触摸屏设计。
“SurePress”是如何起作用的?简单来说,它其实就是为触摸屏配备了一个机械的“回车”键,整个屏幕的下方,有一个巨大的、带有清脆机械反馈的按键结构。如此一来,当用户使用黑莓Storm时,首先可以像其他触屏机型那样,通过触摸进行滑动、选定操作,此后则必须要用力按下屏幕,伴随着清脆的机械按键触发手感,才算是完成了“确认(或者说开启)”操作。
不仅如此,由于“SurePress”触摸屏整个屏幕下方需要安装一个机械按键装置,这也意味着整块屏幕实际上与机身的其他部分并没有硬连接,当用户触摸屏幕时就会感觉到整个屏幕都在晃动。而且屏幕侧边和机身框架之间还存在不小的缝隙,所以使用时间一长,就免不了积灰、甚至浸水损坏的问题。
正因如此,虽然“SurePress”触摸屏理论上可以实现100%的防误触效果,但其糟糕的手感、极低的输入效率,以及非常不耐用的机械结构,最终也成为了悲剧。特别是在与初代iPhone虽然有误触,但却流畅得多的触摸体验相比较后,更让当时的消费者产生了“黑莓在东施效颦”的印象。
本文来自“这条河叫时光”用户投稿,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华夏信息网立场,本站不对文章中的任何观点负责,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只用于提供信息阅读,无任何商业用途。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文章、内容、图片、音频、视频)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1470280261#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维护您的正当权益。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xxxwhg.com/zh/1058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