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是不是机圈的竞争,越来越激烈的缘故。
比如,realmeGT2系列,这发布会还没开。
但给机哥的感觉却是,好像已经在微博上开完了。
从外观到核心配置,该知道的似乎都已经知道了。
机哥瞧了瞧,别的不说,感觉这个「生物基材料设计」,还挺有意思。
光看图片的话,这个后盖,是不是有点像我们日常使用的纸巾?
根据realme的介绍,这种生物基机身,也确实是来源于纸浆等可再生原料。
当然了,既然能拿来做成手机,性能肯定也是经过了重重验证滴,这个大家倒也不用太担心。
官方甚至表示,这或许会成为塑料、金属、玻璃之后,下一个10年的主流手机材料。
至于能不能真的实现,那还得等真机上市后的表现以及市场反馈,才能有初步的定论。
不过看到前面这张图的时候,机哥仔细想想,手机厂商们在探索新后盖材质这事,确实也是从未停止的。
比如,前几年小米就一直在用的:陶瓷。
虽然它确实也没能完全撼动玻璃的地位,但依然是受到了一些用户的喜爱。
包括在这两三年里,也还有不少其他的新材料或新工艺出现。
今天借着这个机会,机哥就来和机友们盘点盘点。
素皮材质
既然提到近几年的新材质,想必素皮,应该会是机友们最熟悉的吧?
要追溯它真正意义上的首次亮相,那应该是2019年发布的华为Mate30Pro。
相比起玻璃,素皮材质的优点不少。
像是更耐摔、抗油污、不沾染指纹等,都让这种材质更适合裸奔使用。
除了华为之外,小米、OPPO、vivo等也都已经在不少高端机型上,推出了素皮的版本。
但是咯,也不是说素皮就是完美的。
更适合裸奔的同时,也让它对于戴壳党不太友好。
一般来说,同款机型的素皮版本都会比玻璃更厚,此外很多手机壳也都不适配。
变色材质后盖
或许是现在的单一的手机配色,已经无法满足市场的需求了。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一种早就应用于飞机玻璃上的「电致变色」材料,引起了厂商们的注意。
电致变色它最早出现的时间,是在去年初的CES2020期间,一加展示的概念机OnePlusConceptOne身上。
因为电致变色的到来,这款手机可以在触发变色时,将后背上的摄像头如数隐藏。
而且隐藏得效果确实还不错,不知道的人,还以为这是一款没有摄像头的手机。
机哥当时第一次看到这个手机的时候。
确实也觉得挺炫,但同时也有种,真正应用还会很远的感觉。
结果没想到...就在去年年末,OPPO发布的Reno5Pro+艺术家限定版,就直接带来了量产的电致变色后盖。
虽然OPPO的这个变色区域没有覆盖摄像头,但原理还是类似的。
轻轻敲击手机后背,就能在灰色与蓝色之间来回变换。
除了OPPO之外,其他厂商也在后续,又陆陆续续推出了多款搭载电致变色技术。
比如,华为P50Pro的涟漪云波配色。
同样是在后盖上加入了电致变色材料,但华为的变色逻辑有点不太一样。
当手机来电时,后盖就会像涟漪一样闪闪变色。
和电致变色类似,但又有点不一样的,则还有「光致变色」。
光致变色今年7月,首款采用了光致变色的vivoS10Pro「绮光焕彩」发布。
所谓的光致变色呢,要让它变色,当然也是和「光」有关。
它的后盖用上了一种「新型光分子开关」,只要在阳光下照射2-3秒,后盖就能发生变色。
而且,因为变色范围和受照射的范围相关,这也衍生出在后盖上DIY各种图案的玩法。
类似的光致变色手机,还有iQOO8的「燃」配色。
有一说一,无论是电致变色还是光致变色,都让这些手机的机身增添了一些可玩性。
但受限于成本依然比较高等因素的制约。
大家也可以看到,大部分变色的配色并非出货的主力,而是一款「特别版」的存在。
荧光后盖
除了做变色的后盖,荧光材料,也成了如今一些手机在尝试的方案。
而且相比起变色材料,荧光材料的成本不高、工艺也更加成熟,这就为大规模量产创造了更有利的条件。
呐,第一款做这种后盖的,正是一款千元机——真我Q3Pro萤火虫版。
看到后背这个硕大的「DareToLeap」了吗?
这里边就用上了一种高效蓄光型材料,原理很简单,就像是大家玩过的那种荧光棒一样。
只要在光线下充分吸收,放到黑暗中的场景时,就能像萤火虫一样散发光芒。
除了realme,一加此前在海外发布的一加Nord2吃豆人联名版,也是采用了荧光材料的后盖。
发光前是这样的:
一旦吸收好光线,就会变成这样:
至于为啥这种材料没火起来。
机哥个人觉得,应该主要还是因为,荧光终归是小部分人的需求吧。
碳纤维素皮后盖
有的新材料为了好看,当然也有的是为了手感。
其中令机哥印象比较深刻的,就有今年发布iQOO8Pro的赛道版。
它的这个后盖,也比较有意思。
外面是一层碳纤维纹理,里面包裹的,则是素皮材质。
相比于另一款全素皮的传奇版,赛道版有着更好的触感,和更轻的重量。
但缺点也不是没有。
有点像塑料的碳纤维,也让它看起来的质感,稍微有点不如传统素皮和AG玻璃。
但...说到底,每一种新主流的出现,不就是在各种尝试之后才出现的吗?
从塑料到金属到玻璃,再到现在最受欢迎的AG玻璃,总有人在做第一个吃螃蟹的。
作为一个喜新厌旧的爱机人士,机哥确实还挺好奇,最终能做成啥样的。
本文来自“取一盏清酒”用户投稿,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华夏信息网立场,本站不对文章中的任何观点负责,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只用于提供信息阅读,无任何商业用途。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文章、内容、图片、音频、视频)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1470280261#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维护您的正当权益。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xxxwhg.com/zh/1084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