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息日最讨厌的大概就是接到领导的电话,要求你完成某个临时性的工作,于是你难得的休息计划被打破,心里也会因此懊恼,所以休息日除了必须回复的消息外,其他的消息都会选择视而不见。
我一直习惯也喜欢上了这样手机调至静音的生活,尤其是下班后,生活变得舒缓而安静,那才是真正属于我的世界。
可是最近一件小事打破了我对这种行为的看法,那是一件特别温馨的事。
男朋友去成都出差,飞机落地后他给我打电话,告诉我说飞机已经落地了,现在他准备去酒店,而那个时候的我有些睡意朦胧,漫不经心地回复着他。
中途不知怎么的,可能是信号不好,电话打到一半就中断了,后面我也就睡着了。
早上醒来的时候,我看到男友给我打了好多电话,发了好多消息,他一边以大人的口吻质问我为什么要把手机调至静音,一边又像孩子一样闹脾气,说在异乡听不到我的声音一整晚都睡不着。
我又好笑又惭愧地看完了他的消息,然后给他打电话,我说我习惯了手机静音,这样晚上睡觉就不会被吵到。
我以为他一定能够理解我的这种行为,可是他却特别严肃地跟我说:“以前我也如此,但是自从有了你以后,我就一直开着声音,我想让你能随时随地找到我。”
他说得很慢,一字一句全烙进了我心里,内心暖暖的,像是有一缕阳光射了进去。
以前一个人的时候自己就是全世界,无牵无挂也不用想着谁会联系自己,可是在爱情里,让对方能够随时随地找到你,这份安全感难能可贵。
贰特别巧的是在发生这件事情之后的没两天,我刷知乎的时候刷到这样一条热搜,有人提问:那些手机一直开声音的人,他们是什么心理。
这条问题下面,有着五花八门的回答,有人说他们一定特别孤独,所以不想错过任何一条消息,有人说他们一定特别闲,才有心情一条条回复,换成我早疯了,还有人说随时保持在线,这是成年人对自己和他人最起码的负责。
而在那么多的回答里,我看到了一个L小姐的故事,关于她自己的故事。
她在一家不大也不小的互联网公司从事一份自媒体的工作,离家很远,有上千公里,因为平时工作很忙,所以回家的机会特别少。
她说:“我曾经是一个特别不爱手机开声音的人,那会打扰我创作的思绪,会让我的工作效率变得特别低,所以我一直都是开静音的。”
但是有一次,L小姐的妈妈半夜旧病复发,情况非常严重,医生让家属做好心理准备,她的爸爸拿着手机给她一遍又一遍地打电话,打了几十个全部都没有回应。
当她醒来看到手机屏幕上爸爸那99+的来电显示,内心害怕极了,她一边祈祷着不要发生什么事情,一边颤抖着拨通了爸爸的电话,着急地询问发生了什么。
而电话那头的父亲,在接到她的电话后“哇”地一声哭了出来。
挂断电话,她哭着给了自己一个大耳光,后怕地不敢去想,只是果断地跟公司请了假然后收拾东西回家。
幸好那一次L小姐的妈妈被全力抢救了回来,没有生命危险,不然L小姐错过的不是她爸爸的99+通电话,她错过的是爱她的妈妈。
她说:“从那次以后,我手机就再也没有开过静音,哪怕消息很多,哪怕非常影响睡眠,我依然会开着声音,然后安心地睡去,我不想错过父母的任何一通电话,我想让他们知道,女儿再远也依然在他们的身边。”
哪怕相隔千里万里,哪怕在地球的另一端,儿女始终是父母的依靠,是父母的期盼,他们平时很少给你打电话,甚至很少给你发消息,他们怕打扰忙碌的你,他们害怕给你添麻烦。
但让父母在想你时能够随时找到你,在身体出了异样时能够安心依靠你,给他们安全感,让他们不必担心受怕,这些是我们做儿女的责任和义务。
叁正在阅读这篇文章的你,我不知道你正处在一个什么样的状态,是否也和我一样习惯了手机静音的生活。
但是今天我想告诉你,这样的行为可能给了我们安静的个人生活,却也埋下了深深的隐患,我们可能会错过爱人的消息,家人的想念,我们可能会让那些爱我们的人深陷恐慌,陷入找不到我们的焦虑不安当中。
所以尝试把手机调成响铃或者振动模式吧,虽然对我们可能会造成一些困扰,但能让我们心安的过好每一天。
今夜,手机不静音。
本文来自“轻颦浅笑”用户投稿,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华夏信息网立场,本站不对文章中的任何观点负责,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只用于提供信息阅读,无任何商业用途。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文章、内容、图片、音频、视频)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1470280261#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维护您的正当权益。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xxxwhg.com/zh/1084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