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机械臂提取海底文物
近日,记者从中科院深海所获悉,由“探索一号”“探索二号”科考船组成的联合航次在南海北部取得重大成果,共提取文物标本66件。
科研人员介绍,2022年度南海大深度联合科考在2000-3000米深度的海底发现1处水下文物点和3处船体以及多个单体酱釉罐,在考古深度上,我国的水下考古深度突破2018年的1000米。据了解,连接中国南部沿海和西沙群岛之间的航线,横跨大陆架、大陆坡和南海洋盆,水深变化从不足百米到3000米,因此本次综合调查采用“深海勇士”号和“奋斗者”号载人潜水器,并结合无缆自主潜航器等装备协同作业。
中国科学院深海科学与工程研究所副研究员陈传绪表示,此次深海考古发现得益于无人深潜技术的引入,以及载人、无人深潜的结合应用。我们首先利用声学深拖进行大范围搜寻,每天可以搜寻一百平方公里左右,可以找到米级大小尺寸的物体。然后用AUV(无缆自主潜航器)对疑似点所在区域进行连续拍照,如果从照片中发现了沉船或者可疑文物,安排载人深潜进行水下查证确认以及文物的提取。
这样的高科技协同作业,涉及国内十多家参航单位,拓展了海上科考的探测和作业能力,大大提升了效率。科研人员对这些遗存,开展了影像资料提取、三维激光扫描、环境及船体沉积物及木材样品采集等工作,提取出水陶器、瓷器、紫砂器、铜钱、船板等文物标本66件。
据文物局考古中心水下考古研究所副所长邓启江介绍,本次调查对深海水下文物尤其是沉船类文物的分布规律和保存状况的动态变化有了一定认识,探索出了一套深海考古调查的完整工作流程,为今后深海水下文物的寻找和发现积累了经验,也为以后深海考古工作的深入开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后续参航团队将综合应用环境、地质、考古等多学科分析手段对船体的年代和来源开展进一步深入研究。
福建圣杯屿海域将于近期全面展开发掘工作
梯航万国:一艘船也是一座博物馆
记者从文物局考古研究中心获悉,位于福建圣杯屿海域的元代海船水下考古,将于近期全面展开发掘工作。一大批元代龙泉窑瓷器,有望在700年后,滤沙去泥、重现世人。本次水下考古,将为研究我国古代海上丝绸之路,提供不可多得的实物资料。
据介绍,本次发掘的元代海船遗址,位于福建圣杯屿海域。2014年经文物局批准,福建省博物院组织开展相关海域水下文化遗产调查,找到海船水下位置。
2021年,文物局考古研究中心等单位,对该遗址进行了第三次调查,发现水下堆积主要为瓷器和船体,尤其是船体两侧约300平方米的范围内,文物密集,甚至有成摞的瓷器堆积,且绝大部分可以复原;本次调查还采集标本近700件套,器类丰富,包括碗、盏、盘、洗、高足杯和香炉,以及龙纹大盘和双鱼洗等。
福建圣杯屿海域,见证了元代船来船往,熙熙攘攘的海上交通盛景。放眼世界航海版图,中国是必不可少的重要一环,宋元时期通过海上丝绸之路,沿途各国商品贸易频繁,文明得以交流互鉴。
相比陆运,海运有着运量大的优势,货物装载量轻易就可达到陆运的百十倍。因此水下考古学曾有一艘古代海船也是一座博物馆的说法。
“它因为在海底保存的状况很少受到人类的干扰,所以精品文物也很多,一般一条船出水的文物数量,都是以10万以上来计算,超过了一座省级博物馆的藏品数量。”山东大学海洋考古研究中心主任姜波说。
本组文图均据央视新闻客户端
本文来自“玖玖言”用户投稿,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华夏信息网立场,本站不对文章中的任何观点负责,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只用于提供信息阅读,无任何商业用途。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文章、内容、图片、音频、视频)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1470280261#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维护您的正当权益。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xxxwhg.com/zh/121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