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阻止骗局”组织日前发布的报告指出,英国各类诈骗犯罪屡禁不止,正面临“诈骗流行病”的侵袭。英国政府近日宣布成立公共部门反诈骗管理局,以提高政府机构和公共部门预防、打击诈骗的能力。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英国居家远程办公和网购行为大量增加,相关诈骗案件也随之激增。今年以来,英国通胀水平不断攀升,一些民众产生急于投资避险的心理,也为不法分子行骗提供了可乘之机。除了盗刷银行卡、骗取老年人养老金等常规骗局之外,冒充警察和银行职员、交友诈骗屡见不鲜。英国劳埃德银行研究团队近期警告,今年以来仅“预付款”类诈骗案件的数量就激增90%。英国《每日邮报》援引研究机构的报告称,今年以来英国超过一半人口遭遇过诈骗或收到过诈骗信息,但只有约1/7的诈骗行为报告给了警方或诈骗举报中心。
据报道,英国各类诈骗对象不仅限于个人和企业,不法分子还将黑手伸向了英国政府部门和公共机构。数据显示,2021年骗取养老金和退税的诈骗行为分别导致英国就业和养老金部、英国税务机关产生5.1亿英镑和2.1亿英镑的损失。英国智库“社会市场基金会”的研究显示,英国每年因各类诈骗造成的实际损失可能高达1370亿英镑。
英国媒体和公益组织均表示,英国打击各类诈骗的力度远远不够。英国统计局数据显示,去年每1000起诈骗报案中只有1起的犯罪嫌疑人被正式起诉。在英格兰和威尔士地区,诈骗案占2021年总犯罪案件的39%,但处理诈骗案的警员数量仅占警员总数的0.8%。英国“科技观察”网指出,除人手不足外,警方打击诈骗案件的专业技能也严重短缺。少数具备专业能力的警员部署分散,执法团队内部还没有形成打击专业诈骗的合力。《每日邮报》日前报道说,英国警方没有将打击诈骗作为优先事项,部分警员认为破案工作太难,具备相关专业能力的警员又大量流失,导致警力进一步削弱。
英国社会讨论多年的《网络安全法案》已进入议会审议阶段,但推进速度缓慢。该法案将约束网络平台和科技公司,以加强在线广告管理并努力减少诈骗信息。英国《金融时报》报道称,金融业界和活动人士普遍担心,立法延迟将导致这项作为英国打击诈骗重要手段的法案迟迟无法发挥作用。英国消费者保护组织负责人表示,消费者迫切需要适合数字时代的保护措施,这项立法延迟是对“受害者的背叛”。
(本报伦敦9月7日电)
《 人民日报 》( 2022年09月08日 17 版)
本文来自“九月朦胧”用户投稿,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华夏信息网立场,本站不对文章中的任何观点负责,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只用于提供信息阅读,无任何商业用途。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文章、内容、图片、音频、视频)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1470280261#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维护您的正当权益。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xxxwhg.com/zh/130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