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8日报道(文/谭晶晶)
近期,新冠病毒奥密克戎毒株新亚型在美国加速传播,并不断进化出传染性更高、隐蔽性更强的变异株。新冠病毒的不断变异加剧了美国疫情防控的复杂性,而放任自流的“躺平”模式,让医疗系统面临巨大压力,疫情始终难以走出反反复复的重重阴霾。
实际病例恐被低估
最近一段时间,美国疫情相比之前的高峰有所趋缓。但美疾控中心最新数据显示,美国平均日增新冠确诊病例仍约8.4万例,平均日增死亡病例约400例,平均日增住院病例约5000例。专家表示,美国实际病例数可能远高于官方统计数据,因为一些轻症群体不再去做检测,还有些人在家中检测,并不上报结果。美国全国广播公司报道称,病毒检测不充分使得许多新增病例没有被如实统计。
美疾控中心最新数据显示,BA.5是美国目前占据主导地位的毒株。截至9月3日的一周,BA.5导致的病例占全美确诊病例总数的约88.6%。美国斯克里普斯研究所遗传学家埃里克·托波尔表示,BA.5已从其“前任”亚型大幅进化,获得了极强的细胞感染性,加之其具有强大的逃逸人体从疫苗和既往感染中获得的免疫力的能力,非常令人担忧。
流行病学专家表示,新冠病毒的变异比最初预想的更快、更广泛得多。随着变异持续,其传染性可能还会继续增强。奥密克戎毒株的新亚型还在不断出现。美国最近已出现奥密克戎新变异株BA.4.6和BA.2.75。公共卫生专家担忧,新出现的变异株可能改变疫情趋势。
美国总统拜登的医疗顾问安东尼·福奇近日在接受彭博社采访时说,美国今年秋冬或迎来“非常糟糕”的流感季,与之叠加的是不断新增的大量新冠感染者,形势堪忧。
疫情凸显美国痼疾
疫情暴发两年多来,美国一直是全球新冠感染病例和死亡病例最多的,令人触目惊心的数字还远不止于此,新冠带来的影响远超出感染病毒本身。美疾控中心8月31日发布的最新报告显示,2021年美国人均预期寿命较前一年缩短近1岁。这是该项数据连续第二年下降,过去两年美国人均预期寿命降了近3岁,降幅创近100年来新高。
舆论分析称,新冠疫情是导致美国人均预期寿命连续下降的首要原因,此外这也暴露出美国医疗保障体系中的不平等、资源分配不均等危机,凸显美国社会长期存在的痼疾。
此外,美国有越来越多新冠感染者、尤其是未成年人等新冠易感人群成为“长期新冠患者”,他们需要忍受新冠后遗症折磨。据美疾控中心称,“长期新冠患者”的后遗症状况繁多,涉及消化、呼吸以及神经等多个层面,主要表现为疲倦嗜睡、容易发烧,还有不少人会有头痛、呼吸困难以及难以集中注意力等症状。美国智库布鲁金斯学会近日发表报告说,据估算,美国现有1600万年龄在18岁至65岁的成年人受长期新冠症状困扰,其中200万至400万人因此失业,这一人数约等于美国目前劳动力缺口的三分之一。
惨痛教训未被汲取
疫情期间,美国政府应对疫情不力饱受批评。美疾控中心主任萝谢尔·沃伦斯基近日表示,美疾控中心在新冠疫情应对方面的表现有负众望,应该对一些失误负责。她说:“坦率地说,我们需要对一些相当戏剧性、公开的错误负责,从病毒检测到疫情数据再到信息沟通。”
《华盛顿邮报》报道称,自新冠疫情暴发以来,美疾控中心的应对措施一直受到猛烈抨击,从研发病毒检测试剂滞后到检测受限,再到特朗普政府干预导致一系列问题。拜登政府上台后,美疾控中心在口罩、隔离、疫苗加强针等方面的指导方针和决策一再被批“迟缓”“不透明”和“令人困惑”。此外,美疾控中心在及时分析和发布实时疫情数据方面的失败也饱受诟病。
疫情并非所有问题的起源,但犹如美国社会问题的放大器和催化剂,暴露出很多深层次问题,折射出美国政治极化、社会分裂、不平等、公共卫生治理危机等。
《华盛顿邮报》8月27日发表题为《风暴将至:美国未对今后的疫情做好准备》的文章称,美国新冠疫情已导致100多万人丧生,当前每天仍导致400多人死亡,然而尽管教训惨痛,美国却没为避免再次出现此类危机做任何准备。
本文来自“心吃心”用户投稿,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华夏信息网立场,本站不对文章中的任何观点负责,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只用于提供信息阅读,无任何商业用途。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文章、内容、图片、音频、视频)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1470280261#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维护您的正当权益。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xxxwhg.com/zh/132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