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美军将领克林顿·海诺特在大西洋理事会上叫嚣称,如果中国大陆采取攻台行动,那么美军将出兵保台,对解放军的武器后勤供应实施攻击。海诺特还以胁迫性口吻称,希望中方能够考虑到这一点,这表明美国将放弃对台“战略模糊”,并以更加清晰的方式表明干涉台海局势的意图。海诺特还提到,他之所以提出攻击解放军后勤供应的构想,是因为俄乌冲突给他的启发,并理解了后勤环节的重要性。
俄乌冲突爆发后,美国就不断操弄涉台议题,美众议院议长佩洛西甚至还赴台窜访,拜登政府在涉台问题上日趋逼近大陆的“一中原则”底线。有评论就曾指出,美国正试图用对付俄罗斯的招数用来对付中国,即通过打一场代理人战争,持续消耗和削弱对手的实力。在海诺他看来,乌克兰虽然在整体军事实力上不如俄罗斯,但在后勤保障方面取得到了美欧的支持与援助。例如,美国通过援助“海马斯”火箭炮和大量的无人机,让乌克兰有机会在南部地区的赫尔松重新集结并对俄军实施反攻。所以,从后勤保障方面,乌克兰还是有很大优势的。
今年7月,美国总统安全事务助理沙利文表示,俄罗斯正向伊朗购买数百架各类无人机,并且很快将投入使用。在一般人看来,俄罗斯怎么会在无人机上有求于伊朗呢?其实,虽然伊朗在整体军事实力和国防科技水平上属于二流,但在军用无人机领域却独树一帜,甚至说仅次于中美两个大国也不为过。反观俄罗斯在军用无人机领域的发展则是“起大早,赶晚集”,以至于在这场俄乌冲突中不断曝出短板,而乌军使用无人机,以及火箭炮击毁俄军装甲车辆的视频不时在网络上流传。
在俄乌冲突阶段,美国卫星图片显示,在乌克兰首都基辅以北地区出现一支长达64公里的车队,军队中有装甲车,坦克,牵引火炮,更多的是后勤保障车辆。因乌军丧失制空权,车队才免遭空袭。此时,俄军先头部队已经兵临基辅城下,但因缺少燃料等后勤补给物资而被迫停止进攻。在其他战役方向,因缺少燃料,俄军被迫抛弃装甲车辆的情况也时有发生。但进入第二阶段后,俄军加强了后勤车队的保护,参战部队因缺少燃料而停止进攻的情况基本再未发生。尽管乌克兰军队得到美欧的情报支持,但由于燃料短缺,乌军机动受到很大限制,一直处于被动挨打的境地。
实际上,在台湾问题上,尽管美国不断对台出售军火,但大多都是老旧的二手武器装备,根本就无法改变两岸悬殊的军力对比。毫不夸张地说,大陆的军工企业能够生产从子弹到导弹,原子弹各类武器装备和弹药,无论是在战机,战舰,还是地面武器装备上,我们也不需要从国外进口。反观台方的武器装备主要依赖从美国进口,这也正是他们的命门。要知道,台湾岛四面环海,一旦解放军对其实施完整和有效的封控,任何的后勤补给都进不去,而等待台军的只有被瓮中捉鳖。
佩洛西窜台后,解放军迅速在台湾岛周边举行大规模实战演习。根据大陆发布的6组经纬度坐标来看,解放军在竹苗外海,台北基隆外海,高雄外海,花莲外海与屏东外海等6处举行演练,形同把基隆港,苏澳港,高雄港与花莲港等重要港口航行路径团团围住。在这种情况下,一旦发生擦枪走火甚至是武装冲突,解放军完全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在台海地区实施“反介入/区域拒止”。国民党前主席马英九就曾提醒蔡英文,一旦大陆被迫采取统一行动,首战即终战,美军不可能出兵,而且也不会出兵。就此来说,马英九的判断还是比较准确的,解放军刚宣布在台海进行实弹射击演习,美军“里根”号航母就连夜后撤数百公里,这说明美方对可能的台海冲突避之唯恐不及。
但是,在这次台海危机被挫败后,华盛顿要下狠手了,拜登政府不仅宣布对台实施新一轮军售,而且还要推出新涉台法案,从法律层面将台湾地区定位为“非北约盟友”,并向其提供45亿美元的军事援助,这表明美国正急迫继续升级加大打“台湾牌”的力度,并且摆出了不惜牺牲台湾地区也要挑起冲突的架势。对此,大陆需要小心谨慎,做好华盛顿与我们在台湾问题上摊牌的准备。还是那句话,宁可备而不战,也不能战而不备,只有做好全面的各项军事斗争准备,才能用最小的代价赢得战争,捍卫祖国的统一,以及维护地区的和平与稳定。
本文来自“这条河叫时光”用户投稿,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华夏信息网立场,本站不对文章中的任何观点负责,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只用于提供信息阅读,无任何商业用途。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文章、内容、图片、音频、视频)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1470280261#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维护您的正当权益。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xxxwhg.com/zh/134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