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突如其来的地震,无疑牵动着全国人民的心。为了紧急救援灾区,调配救援物资和救援装备,现场实时情况的勘探和分析工作,就成为了救援的关键一步。而我国军工转民用,就成为了构建这一环节的重要支柱,而这背后,更是美国人理解不了的战略规划。
在日前,我国航空工业集团方面的官方账号,在社交媒体上透露,目前“翼龙-2H”应急救灾型无人机,赶赴四川省甘孜州泸定县执行任务,为任务区域构建空中应急通信网络。
随着消息的发布,外界也开始关注起了这一架,军转民,灾区应急救援型的无人机,翼龙2H。有细心的网友根据各类情报和消息归类总结,无人机的长度在10.8米,翼展20.7米,高度为4米,飞行高度可以达到9000米,航程5500公里,续航时间为24小时。更为重要的是,翼龙2H无人机,能够构建定向区域50平方公里范围内的移动公网,实现1.5万平方公里的音、视频通信网络覆盖。就我国的救灾需求来说,有着无比重要的价值。
事实上,纵观国内外的灾区救援来说,“三断”是最为麻烦的事情,即断路、断网、断电。救援队伍和物资进不去,外界也不了解里面的情况,无法采取针对性救援,内部又无法有效整合全部力量自救。而翼龙2H无人机,直接解决断网问题,既方便了外部了解情况,又能让内部有效整合力量,稳定灾区的社会情绪。同时,因为携带的光电吊舱、合成孔径雷达,又能给外界提供大致的灾区侦察。
有观察人士指出,此类无人机的出现,无疑是军工技术转向民用技术的一个典型标志。而这一类无人机,军转民背后,更有美国无法理解的战略规划。它不光是对民生有重要贡献,更是对大国战争,有着重要作用。
以现代战争的打法来说,不论是常规战争还是核战争,敌方的网络通信和电力,是攻击的重点。通常来说,双方实力相当,装备和弹药的消耗,会是一个较为漫长的过程。谁能守住自己的网络和电力,保证工业生产不间断,国内物资、装备、人员调动不脱节,谁的优势又越明显。以目前中美矛盾的日益尖锐,未来冲突升级为热战,并非不可能。
那么,在中美动手的时候,谁能保住自己的网络、电力和工业,对战争的影响,将会是无比巨大的。翼龙2H无人机,现在能保住灾区的通信网络,那将来就能保住中国的战时网络。一定程度上来说,我国如今在军转民上做出的努力,也是在为未来做出的最坏打算。
当然,值得注意的是,我国这一次动用的,不光只有翼龙2H应急救灾型无人机。有网友注意到,这一次腾盾的“大型高空全网应急通信无人机”,也赶赴灾区,解决网络通信问题。腾盾的前身,据传是成都611所无人机团队,在7年前成立的。(听风吹荷)
本文来自“玖玖言”用户投稿,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华夏信息网立场,本站不对文章中的任何观点负责,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只用于提供信息阅读,无任何商业用途。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文章、内容、图片、音频、视频)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1470280261#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维护您的正当权益。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xxxwhg.com/zh/135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