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美国“小动作”频频,单是今年,就从年初的俄乌战争到前几日的叙利亚空袭,处处都有他的身影。究竟是因为什么,让老美在明知没有好果子吃的情况下,仍然“乐此不疲”的煽风点火呢?真相竟然是这样!
对于美国这个“老对手”的情况,相信大家并不陌生,今年中美间的种种事件都能让人感受到美国的狼子野心,而无论是南海演习还是其他的中美相关事件,都展示了中国的强大实力和坚定态度,让美方为之忌惮。但美方并未放弃,试图通过另外的手段,例如制造叙利亚空袭、推动科索沃矛盾等,从而间接影响我国。
为什么美国始终没有认清形式,多次挑衅妄图引发矛盾呢?
我认为,美方并非没有看清,甚至可以说,正是看清了形式,才接二连三的出现这些“愚蠢”行为。
原因有以下几点:
1. 美国内部动荡不断,民众情绪需要安抚和转移。
除了疫情影响、政治派系斗争、种族矛盾等等美国众所周知的“老大难”,还有前两个月刚达到高潮的堕胎法案,可以说,美国的民众时刻处于一种需要宣泄的“愤怒”状态。随着2022年中期选举将至,美国绝不可能放任民众将情绪对准自家政府。此时“矛盾转移”成为一种最“高性价比”的选择,除开美国之外的另外两家“世界三巨头”(即俄罗斯和中国),自然成为美国下手的目标。
2. 美国的“霸主地位”动摇,对外打压迫在眉睫。
随着第三世界的觉醒和不断崛起,无论是经济能源还是军事力量,美国都在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失去自己曾引以为傲的垄断控制与压制力。
例如俄罗斯的天然气能源反制、中国的歼20战斗机东海巡逻,无一不在表明,美国“唯我独尊”的时代早已过去。如今的美国,只能采用言语或经济制裁等非武力行为对中俄进行骚扰试探,不敢轻易动用武力。
可在其他尚未形成统一政府或尚未拥有足够国际话语权的地区,美国仍然持有一种“居高临下”的嚣张气焰,据报道,今年上半年叙利亚东北部油田所产出的近八成石油资源落入了美国的口袋,仅保留少数在叙利亚本土高价出售以换取货币流入。
不过,联合国已经对叙利亚局势进行了呼吁,想来美国的“好日子”也不会持续太久。
美国的对外“煽风点火”行为,源于内部的矛盾转移需要和外部的霸主地位动摇。我们在对待中美关系保持警惕的同时也要引以为戒,坚持将经济改革、安定和军事发展记在心上。只要“口袋够富”“拳头够硬”,我们就能在国际上始终保持说话的声音。(祈山溪)
本文来自“七秒鱼.”用户投稿,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华夏信息网立场,本站不对文章中的任何观点负责,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只用于提供信息阅读,无任何商业用途。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文章、内容、图片、音频、视频)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1470280261#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维护您的正当权益。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xxxwhg.com/zh/139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