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鲁门号连续部署285天才回港,中期换堆大修还可能被取消。在美国海军的航母危机面前,这艘“年纪轻轻”的航母不仅没有成为美国海军的希望,反而成为了常态化“压榨”的牺牲品。甚至有可能让杜鲁门号成为美国海军中艘退役的尼米兹级核动力航母。
杜鲁门号会成为首艘退役的尼米兹级航母并非危言耸听,而是很可能在2028年前发生的事实。
我们都知道,美国海军的尼米兹级核动力航母的核反应堆使用寿命只有25-30年。这意味着航母在其服役的第25年-30年期间,必须对反应堆进行更换与维护,以免发生核泄漏事故。
而好巧不巧的是,杜鲁门号恰好是一艘尼米兹级核动力航母,2028年也恰好是她服役的第30个年头。一旦杜鲁门号没有在此之前进行更换反应堆的大修工作,那么这艘满载排水量105600吨的巨无霸就有很大概率面临核反应堆超期运行的风险。
那么问题来了,既然杜鲁门号已经岌岌可危了,美国海军为什么不想办法解决这个问题的?
原因很简单,这是因为他们的“航母信用卡”链条爆了,根本没有足够的时间与精力去给杜鲁门号做中期换堆大修。
众所周知,美国海军拥有多达11艘航母,是世界上航母数量最多的。之所以会选择这样一个数字,是因为一艘尼米兹级核动力航母的服役生涯被分为了3份,即前服役期-中期大修-后服役期。
维持11艘航母的数量恰好能够满足航母舰队在其中一艘核动力航母进行中期大修的时候,能够剩下足够的航母继续维持全球军事存在。等到之前航母完成大修后,便可以接替下一轮准备大修的航母,从而实现循环。
就像用多张信用卡循环套现一样,只要资金链不发生问题,理论上就可以一直轮换下去。
然而问题在于,由于一些不可抗力,美国海军的这套“航母信用卡”体系,爆了……
促成这套体系爆掉的因素主要有2个。
,是美国海军制定的航母时间表受到太多不可控因素干扰,许多航母在部署期间被迫增加部署时间、临时加班。导致航母的维护周期也被迫增加,以便进行检查处理这因“加班”而引发问题。
这直接导致了美国可用航母数量骤降。同时,在部署航母也因为没有其他航母接班而被迫延长加班时间。
第二,是新冠疫情导致的美国工业体系崩溃,进一步拉长了原本就长的维护时间。而美国又急需在全球范围内维持军事存在,为了保证航母的出勤率,航母的维护期时间虽然有所延长,但又没延长太久。航母舰队往往是匆匆结束维护之后,就立马赶往下一个热点地区执行部署任务。
久而久之,许多航母都存在各种各样未被检查出的安全隐患,进一步恶化的可用航母数量。以至于美国海军作用11艘航母,但实际可以调动的航母数量最多也只有3艘。
而为了解决这场“航母危机”,美国海军很可能要献祭掉杜鲁门号。
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杜鲁门号还没有完成换堆大修,而从目前维修船坞使用情况来看,她也很难在反应堆到期前有机会大修。
因为新冠疫情导致的工业体系崩溃直接导致现在停在船坞里的华盛顿号延期了多达19个月的维护期。等到花都谢了的美国海军被迫在华盛顿工期未结束时,提前开始对斯坦尼斯号航母的中期大修。
考虑到美国海军从未在同一时间内对2艘航母进行换堆大修,斯坦尼斯号的大修很可能抽调了华盛顿号的工人。在美国工人数量本就不足的情况下,这一选择看似解决了大修排期的问题,但实际上是会变相拖延2艘航母的维护期。
换句话说,即便华盛顿号结束维护,美国海军也很难批准杜鲁门号的换堆维修工作。因为这一进去,就不知道要多少年才能出来了。
更何况海军航母本来就少,与其进行不知何时结束的维修,不如趁着反应堆还能再干6年,压榨一下杜鲁门号的剩余价值,缓解一下可用航母数量不足的窘境。
尽管这个代价将是杜鲁门号提前退役,但考虑到肯尼迪号也即将建成,对于美国海军来说倒不是大问题。
毕竟,原本需要用肯尼迪号取代的尼米兹号与艾森豪威尔号已经决定延长服役期了。让杜鲁门号提前退役反而是对海军航母舰队影响最小的方案。
总的来说,杜鲁门号的未来还是相当灰暗的。当然更灰暗的还是美国海军自己的未来,因为杜鲁门号所面临的困境,只是美国海军系统性危机的个爆点而已,而非最后一个。随着美国国力衰退,类似的问题会层出不穷。至于那时候美国海军能不能找到第二艘杜鲁门号来压榨使用价值,就不好说了。
本文来自“等夏天等秋天”用户投稿,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华夏信息网立场,本站不对文章中的任何观点负责,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只用于提供信息阅读,无任何商业用途。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文章、内容、图片、音频、视频)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1470280261#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维护您的正当权益。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xxxwhg.com/zh/146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