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乌双方各执一词,乌军继续推进反攻计划,这时候,最难受的竟然是欧洲。
从乌克兰战事爆发开始,乌军在局势中一直处于被动地位。随着战事的不断深入,现在俄乌双方进入到一个胶着的状态。但也就在这时候,乌克兰觉得反攻的机会来了。
根据西方媒体报道的消息显示,近期乌军在赫尔松地区的战斗接连告捷,而且,乌克兰已经开始计划对克里米亚发起攻击。对于西方媒体的报道,俄方进行了反驳,根据俄军公布的消息,乌军对赫尔松地区的进攻已经宣告失败,并被迫撤退。
俄乌双方各执一词,站在功利的角度来看,孰真孰假,在最终的结果没有出来之前,谁也没法准确判断。但可以肯定的是,乌克兰这样大张旗鼓地进行反攻宣传,目的恐怕不仅仅是打了所谓的胜仗这么简单。他还有更重要的一个目的,就是为了向美西方喊话,让他们继续军援。
近一段时间以来,美西方除了美国继续对乌克兰提供援助之外,欧洲基本上都已经中断了对乌克兰的援助。虽然德国此前表态会继续向乌克兰提供武器,但朔尔茨明显跟泽连斯基玩了一个文字游戏,他只是说要继续援助,但并没有提具体的时间。
而且,之前还有传闻称,一旦乌克兰斯拉维扬斯克失守的话,西方将中止对乌克兰的援助。在这样一种大背景下,如果乌军再没有拿得出手的战绩的话,恐怕不仅仅是欧洲,就连美国承诺的援助都有可能变成空头支票。
所以,乌军在赫尔松的战斗就成为重中之重,现在,乌军方宣传大捷,就是为了向美西方证明,他们还有反败为胜的能力。
但乌军光凭一场宣传的胜仗显然没有说服力,为了让美西方放心军援,他们还给美西方“画饼”,列出了反攻克里米亚的计划。在乌军看来,现在是“万事俱备,只欠东风”,这里的东风,便是美西方的军援。
可以说,乌克兰这一系列喊话的动作让欧洲陷入了进退两难的境地。
随着冬天即将来临,虽然欧盟对外宣布降低了天然气需求,并强调贮存的天然气数量已经达标。但在俄罗斯宣布关闭北溪一号管道之后,欧洲的天然气价格高企,已经导致一些民众集会,开始反对乌克兰军援,要求欧洲取消对俄罗斯制裁。在这种趋势愈演愈烈的情况下,欧洲如果继续对乌克兰军援的话,后续爆发的能源危机以及民众的反对活动将会一浪高过一浪,如何解决,便成为欧洲面临的首要问题。
一边是乌克兰的军援需求,一边是本国民众的生存需求,这两种需求是不可调和的矛盾。欧洲具体会怎么样做还是得考虑到他们自身的利益需求。但是,前两种需求留给他们考虑的时间都不多了。从这个角度来看,乌军宣传反攻大捷的背后,本该表示欣慰的欧洲,却变成了最难受的存在。至于后面的事情会朝着什么样的方向发展,我们大家都拭目以待。
本文来自“九月朦胧”用户投稿,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华夏信息网立场,本站不对文章中的任何观点负责,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只用于提供信息阅读,无任何商业用途。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文章、内容、图片、音频、视频)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1470280261#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维护您的正当权益。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xxxwhg.com/zh/147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