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要打成“卫国战争”?乌军已经打到了俄边境3公里

随着乌军周二继续推进,乌克兰边防部队表示,乌军已经控制了哈尔科夫临近俄罗斯边境最近的城镇之一沃夫昌斯克沃,距离俄边境仅3公里。

调侃俄军是不是要打成“卫国战争”虽然是句玩笑话,但是不得不承认的是现在俄军在哈尔科夫的战斗力简直就是一泻千里。几个月拿下的伊久姆,被乌军数日内就攻破,之前俄军已经达到了北顿涅茨克河,现在退守到了奥斯基尔河,两条河相距50余公里。

而俄军虽然号称对哈尔科夫前线的乌军进行了猛烈炮击和空袭,但是乌军依然没有后撤的意思,而俄军则在奥斯基尔河集结应对。可见,俄军的打击力度还是不够强,无论是火炮打击还是空袭,多未能全歼乌军,而且乌军竟然还是稳步推进。

让人诧异的是,乌军都打掉了俄罗斯边境了,俄罗斯的直升机群为何不能来一波大规模歼灭战,还是那句话,不是不想,是实力不够。

就在乌军在哈尔科夫取得重大进展之际,泽连斯基的态度可是变了,可以说硬生生又给俄罗斯一耳光,现在的乌总统可以说再次猖狂起来了。以前说不加入北约这事,态度又变了。

基辅周二发布的关于其安全保障要求的协议草案,其中一条是“这些协议不会限制乌克兰加入北约和欧盟的愿望。”如果基辅还是不承诺中立,这意味着啥?

意味着俄罗斯对乌克兰的去军事化和中立化的目标也没完成,俄军到现在为止的既定目标除了铲除了亚速营,其他好像一个还没彻底完成。俄罗斯的既定目标实际上要更清晰一些,不然会让俄军都打得稀里糊涂不知道打个啥。

,对乌克兰去军事化,就要彻底去军事化,现在北约武器从乌克兰西部竟然可以轻松抵达乌克兰东部,俄罗斯显然对北约武器的涌入点打击有所保留,对西方的震慑不够不说,对乌克兰境内武器流通的侦察能力也十分欠缺。

像海马斯这种重型装备,竟然可以轻松抵达赫尔松附近发起火力打击,已经直接说明俄军对摧毁乌军重型装备上的缺陷——追踪难、发现难、打击难。

第二,第二阶段的目标是啥,第三阶段目标是啥,说得清楚做起来更要清楚。哈尔科夫和尼古拉耶夫以及敖德萨应该是俄军的第三阶段目标,那就应该在拿下顿涅茨克之后再进行重点进攻,现在俄军是一边打着敖德萨还得打尼古拉耶夫又要兼顾哈尔科夫,就目前俄军这点人和战斗机投入,俄罗斯显然低估了乌克兰的抵抗能力。

第三, 俄罗斯要让乌克兰中立,但是乌克兰三变,最终实际上俄罗斯应该要施压的是美国和北约而不是乌克兰本身,乌克兰现在就是在北约的帮助之下和俄军进行的“代理人战争”。西方共享了情报,俄罗斯对西方还是有保留,如果俄罗斯适当发起对西方的直接威慑,可能会让西方更加看清现实,但是现在的俄罗斯显然也不敢打破和西方的平衡。

所以大家还是准备耗下去,只不过各方的成本上限不一样。

,俄罗斯的上限就是想要动用部分兵力来取得在乌克兰战场上的胜利,俄罗斯到目前为止也没有传出派出更多兵力前往乌克兰的消息,看来,俄罗斯还是不打算伤筋动骨。

这意味着,俄军就算是失去一些地盘也是能接受的,只要对本土的损害尤其是在经济能源和民生领域影响不大。

第二,对于乌克兰而言,对这场冲突的诉求就不同了,乌克兰显然要用举国之力和俄罗斯抗衡,也就是说,俄罗斯有限的军事打击换来的是乌克兰的无限军事抵抗。乌军的伤亡代价肯定是高于俄罗斯的,这一点毋庸置疑。

如果没有西方武器的支援,乌克兰也支撑不下去。而当乌克兰的进攻开始取得进展,那么西方的支持就会得到加强,这对于乌克兰而言是一种“良性循环”。但是这还要看俄罗斯和欧盟在能源领域的对决,如果欧盟不想放弃俄罗斯的能源,也不想俄罗斯在地缘斗争中完败给美国,那欧盟的做法无非就是“口惠而不实”。

第三,对于欧盟而言,欧盟不可能为了乌克兰砸锅卖铁,欧盟只不过想要敲打俄罗斯,从而在能源问题上取得更加主动的地位,比如有更大的定价权限等等。但是目前来看,欧盟显然还是有些被动,尤其是随着秋冬季节马上到来,欧盟对于能源的需求增大,而能过满足欧盟能源需求的眼下只有俄罗斯。

俄罗斯现在虽然中止了北溪1号的天然气运输,但是并没有掐断过境乌克兰的管道。意味着双方还没有到撕破脸的地步。毕竟,对于欧盟而言,乌克兰胜当然有利于欧盟的地缘影响力提升,但是俄罗斯如果败,对于欧盟也完全不是好事,届时美国对欧洲事务的影响力会增强,甚至会超过欧盟,这显然不是欧盟希望看到的局面。

第四,对于美国而言,美国追求的目标是乌克兰完全战胜俄罗斯,那么美国对俄罗斯的围堵目标就完成了,俄罗斯从此以后也很难再在美国面前抬起头来。美国为此可以付出数百亿美元甚至上千亿美元的代价,现在乌克兰境内的大多数乌军武器并非来自欧洲,而是来自美国。

美国的目标当然不可能实现,因为乌克兰不可能赢下具有庞大核武库的俄罗斯。乌克兰为何不敢进攻俄罗斯本土?难道乌克兰都打到了俄罗斯边境了,就没有进攻能力吗?是因为乌克兰不敢。因为只要有导弹打到俄罗斯本土,就等于开启了激活俄罗斯核武器使用的钥匙,至于用还是不用,这就很抽象了,乌克兰不敢冒这个风险,北约更不敢。

实际上双方停火,对世界有利,对欧洲也有利,只不过打起来容易停火难。

本文来自“七秒鱼.”用户投稿,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华夏信息网立场,本站不对文章中的任何观点负责,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只用于提供信息阅读,无任何商业用途。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文章、内容、图片、音频、视频)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1470280261#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维护您的正当权益。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xxxwhg.com/zh/14826.html

上一篇 2022-09-14 16:43:30
下一篇 2022-09-14 16:37:57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