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军缺芯片,只能拆洗碗机和冰箱!”欧盟主席公开唱衰俄罗斯

文/飞云

自从俄军在乌克兰前线失利以后,美西方就出现了一大堆唱衰俄罗斯的声音,就连欧盟主席冯德莱恩仿佛也按捺不住激动的心情,于是亲自上阵,加入到“舆论战”的声浪当中。

据中国青年网消息,冯德莱恩在当地时间14日发表了年度“盟情咨文”,并提及当前正在进行的俄乌冲突。或许是为了给乌克兰鼓劲儿,冯德莱恩大放厥词,声称俄方工业已经因缺乏半导体而陷入困境,为了修复军事设备,俄军只能拆掉洗碗机和冰箱,从中取出芯片来用。显然又是在鼓吹西方对俄制裁的“功劳”。

而这番话,并非只有冯德莱恩一个人说过,今年5月份,美国商务部长吉娜·雷蒙多就曾在美参议院的一场听证会上宣称,一些乌军在被缴获的俄军装备当中,发现了那些原本应该来自洗碗机和冰箱当中的芯片,这意味着俄军半导体的短缺已经到了极其严峻的境地。

至于雷蒙多的消息从何而来,美商务部发言人称,这个故事是由一名乌克兰官员提供的。除此之外,雷蒙多还引用媒体的话称,现在已经有两家俄坦克制造商因为缺乏零部件而宣告停产。但以上种种,均没有可靠的证据予以证明。

尽管此消息真假难辨,但这并不意味着西方制裁对俄罗斯来说就无关痛痒,事实上,微电子确实是俄罗斯的一个软肋。上个世纪,处于苏联时期的俄罗斯与那场历史性的晶体管革命擦肩而过,从此俄罗斯在半导体和微电子领域始终被西方甩在身后。

俄乌冲突一爆发,俄罗斯在西方瞬间成为众矢之的,许多西方的供应商迫于压力不再与俄罗斯合作,无论是民用芯片还是军用芯片的出口均遭到禁止,其中不乏像英特尔、AMD这样的芯片巨头。至此,俄在芯片领域的处境相比从前,确实艰难了许多。

虽说一般的军用芯片不需要太过高端的技术,俄罗斯也能应付得来,但美国《华盛顿邮报》认为,总的来看,俄自主生产芯片的数量依然很少,仍对亚洲以及西方公司高度依赖,有数据显示,俄芯片制造技术落后于行业台积电15年以上。

当然,俄罗斯自己也很清楚自己的软肋,为了解决这一难题,俄方已经制定了一份新的微电子发展计划,并做好投资准备,以期早日实现高端芯片的国产化,不再被西方“卡脖子”。不过,这样的计划并非一朝一夕就能实现,远水解不了近渴,俄方也只能硬着头皮继续与西方互相消耗。

今年6月份的时候,俄罗斯对制造半导体必需的氖气等惰性气体实施了“出口限制”,主要针对那些制裁俄罗斯的西方,如此一来,俄罗斯就将能源优势转化为武器,打响了对西方“芯片制裁”的反击战,也为这场“谁先眨眼”的较量拉开了帷幕。

本文来自“可凡儿”用户投稿,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华夏信息网立场,本站不对文章中的任何观点负责,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只用于提供信息阅读,无任何商业用途。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文章、内容、图片、音频、视频)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1470280261#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维护您的正当权益。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xxxwhg.com/zh/15102.html

上一篇 2022-09-16 15:41:11
下一篇 2022-09-16 06:44:13

相关推荐

  • 俄媒称所有俄军已撤到第聂伯河左岸

    当地时间11月11日,俄罗斯国防部宣布,俄军向第聂伯河左岸转移完毕。据俄新社11月11日消息,俄罗斯国防部称,莫斯科时间11日早晨5点,在赫尔松方向,俄军已向第聂伯河左岸转移完毕。俄国防部还称,俄军没有将任何军事装备或武器抛弃在第聂伯河右岸,俄军各部在向第聂伯河左岸

    2022-11-12 12:12:39
    279
  • 俄军三次大撤退有何不同,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不久前,顿涅茨克、卢甘斯克、扎波罗热、赫尔松等四地区举行了入俄公投,且投票率都已经超过法律规定的50%门槛,公投结果可认定为有效。随后,俄罗斯对乌克兰进行了连续轰炸,俄罗斯似乎占据了上风,不过最近情况又有了变化。另据英媒报道称,俄罗斯国防部部长绍伊古已经命令

    2022-11-11 10:45:56
    209
  • 俄军在哈尔科夫州消灭70多名乌军,在顿涅茨克消灭80名雇佣兵

    俄罗斯卫星通讯社莫斯科9月29日电 俄罗斯国防部发布消息表示,俄武装力量消灭乌军第92机械化旅二营位于哈尔科夫州库皮扬斯克临时驻扎点的70多名军人和14件装备。俄航空兵在顿涅茨克人民共和国尼古拉耶夫卡地区消灭多达80名“外国军团”雇佣兵。俄国防部称:“在对乌军第92机械

    2022-09-30 13:23:02
    297
  • 开战天俄军直扑乌总统府 泽连斯基是怎么应对的?

    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4月28日再次登上了最新一期的美国《时代》周刊封面。在接受《时代》周刊采访时,泽连斯基谈到了在战争的最初几个小时,俄罗斯军队是如何在几分钟之内找到他和他的家人的。《时代》周刊记者西蒙 舒斯特在报道中写道,在战争的天,泽连斯基接到通知,俄罗斯突

    2022-09-28 06:01:20
    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