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北京无雪,感觉空气干燥,不断听到有人感冒发烧的消息。
在以前,很多人对感冒发烧并不在意,吃一些感冒通、板蓝根等冲剂,过一周就痊愈了。
但自从知道有一种病毒叫H7N9禽流感,听到谁发烧,心里会咯噔一下:去医院检查一下是什么病毒吧,确诊放心。
流感病毒是目前危害人类健康的主要病原微生物之一,不但给人类社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而且影响着社会的稳定。
除了偶尔出现的流感大暴发,每年都有不少人死于季节性流感。
自1931年流感病毒的蛛丝马迹被发现以来,人们随后发现的流感病毒家族成员已超过百种。禽流感为一种由禽流感病毒导致的动物传染性疾病,一般出现于禽鸟中,也会发生于哺乳类动物中,如猪、马、海豹和鲸鱼等。
人感染H7N9流感病后,是什么表现呢?
一般表现为流感样症状,如发热、咳嗽、少痰,可伴有头痛、肌肉酸痛和全身不适。
重症患者病情发展迅速,表现为重症肺炎,体温大多持续在39℃以上,出现呼吸困难,可伴有咳血痰;可快速进展出现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休克、多器官衰竭等,甚至死亡。
绝不是危言耸听!
2月14日,卫计委网站公布“2017年1月全国法定传染病疫情概况”。数据显示,1月份全国“人感染H7N9禽流感”发病数为192,死亡数为79。
与2016年12月份数据相比,2017年1月的H7N9疫情明显上升。
我提醒家人和朋友:不要去活禽市场。
一些朋友说:我都没见过活的鸡是啥样子了。
传染病和活禽有啥关系呢?
几天前,我在参加盖茨基金会举办“全球健康投资与回报”专题沙龙上,见到中国疾控中心流行病学首席专家曾光先生,他是我国在流行病和公共卫生领域非常的专家。
2003年SARS爆发时,曾光先生是首都非典联合防控指挥部的顾问,对当年控制SARS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2010年,他创立了流行病学培训项目,为培养了大批的有实战能力的骨干人才,在传染病监测、艾滋病和生殖道感染的防控领域是非常有影响力的学术带头人。
曾光先生在此次活动中做了专题报告,介绍了病原微生物、人类与传染病等多方面的知识,令人受益匪浅。
关注传染病的朋友们听说后,迫切希望我将该报告发布出来。
我经过整理推送出来,让我们提升对传染病的认知,首先从自身做好传染病的预防。
人类“莽撞”地闯入了微生物世界
传染病是病原微生物引起的,它和人类到底是什么关系?
实际上,人类是后来者,这个病原微生物已经在地球上存在了35亿年了,是人类闯入了微生物的世界。
我们以前都说微生物来干扰我们,实际上,绝大多数的微生物和人是和平共处的,甚至还是人生存所必须的。
比如说人需要维持肠道的微生物,离开肠道益生菌不能生存。
但是也有一部分的病原微生物要侵害人类,甚至要屠戮人类,即所谓传染病流行,这种状况延续到现在。
所以人和微生物的关系就是这样的双重关系,既相互依存,又要相互斗争,这种状态一直在维持着,未来也不会彻底变化的,可能这是长期的趋势。
我们一般说的病原微生物,就指细菌、病毒、真菌和寄生虫。
传染病的传播
传染病更大的特点就是传播或者传染。传染病到底有多么可怕?换句话说,疫苗接种效益到底有多大?有人经常问这个问题,都想算经济账。
我在盖茨基金会看到的数字是1:44,这个账可以算,但是要因时因地而异,没有一个统一的公式。
举个例子来说,比如在一片森林里,有一棵树着火了,我们把这棵树的火扑灭了,有多大的效益?
有多大效率取决于这片森林有多大,还取决于当时有多大的风和风向,你不扑灭火,就把整个森林都烧光了,可能别的森林也都着火了。
所以,传染病就是这样,2015年的MERS,从沙特阿拉伯传到韩国一例,持续了200多天,一直在控制。
这就是传染病,不要看发病数字的多少,它是动态的。
你稍微一放松,就不是这个数字了,可能成百、成千、成万了,所以这就是传染病。
实际上,传染病传播是需要条件的,首先需要有传染源,人就是传染源,动物也是传染源。
第二,需要有传播途径,呼吸道、消化道、血缘、生殖道、昆虫叮咬,现在人们比较关注昆虫叮咬。
还有易感人群,这个人群有没有得过病,有没有抗体?
为什么我们计划免疫首先要对儿童进行免疫呢?儿童是脆弱群体,最脆弱,要优先保护。
公共卫生要讲究公平,就是要扶助脆弱群体、脆弱人群,有钱都要花在脆弱的人群上。
传染病流行往往是伴随一些条件的,其中一个条件是新传染病的突发、病原体的变异,像战争、自然灾害、人口迁徙都会突然发生。
传染病是人类的主要
杀手
在人类历史上,鼠疫、天花、疟疾、白喉、霍乱、狂热病、麻疹、斑疹伤寒,这些病都曾经多次肆虐人间。
传染病影响人类历史和社会发展
据统计,16世纪以来,一次性致千万人以上死亡的传染病就达13次之多。1918—1919年,西班牙流感大流行,死亡人数5000万。
传染病到底给人类带来多大的危害?它可能决定你的种族版图。
14世纪,欧洲殖民者把天花、鼠疫、流感、斑疹伤寒等传染病带到美洲,使得美洲90%的土著人都死了。
要不然,现在美洲的人口构成不会是这样的,人不都是殖民者杀死的,因传染病死的更多。
传染病还可以影响战争的结局,甚至影响到边境。
举两个例子,一个是19世纪,拿破仑进攻俄国。本来他是节节胜利的,但就因为斑疹伤寒的流行,打不下去了,从此就节节败退了,否则现在欧洲版图是什么样,也许是另一个样子。
还有一个例子,美国跟英国为争夺加拿大打了一仗。美国独立以后进攻加拿大,希望把这块土地都拿过来。
实际上,当时美军人数是占优势的,但是为什么美军打败了呢?因为英国军队人数虽然少,但是英国知道接种天花、种牛痘,所以他的士兵没得天花。
美国那时候没有普及种牛痘,美国军队里就得了天花。英军反败为胜,才有今天的加拿大保存下来,不然连世界版图都改变了。
传染病造成悲惨的历史。
从中国来说,1931年黄河决口,淹死了16万人。
传染病和饥饿是两大灾难,两者放在一起则是巨大灾难。当时因传染病死亡的是因黄河决堤淹死人数的20倍以上,这是河南历史上最悲惨的一次灾难之一。
2003年中国的SARS危机,不光影响到中国,也影响到世界32个和地区,震惊全球。带来什么后果?
有两个:从世界来看,大家必须制定新的游戏规则,世界卫生组织为此出台了国际卫生条例。
对中国来讲,从此以后对社会发展的方向进行了调整。SARS之后,我觉得传染病流行对人类社会影响是非常大的。
中国传染病防控:
要说中国传染病防控都有哪些成绩,传染病防控的成绩主要由三个数字决定。
,人口期望寿命。过去人口寿命低,最主要的原因是类公共卫生问题,包括的就是传染病。第二是营养不良,第三是妇幼卫生。
咱们从大街上看传染病防治。
现在大街上还能看得见麻子吗?我小时候,同学就有,同学的父母更多,天花非死即麻。现在麻子到那儿看?电视连续剧里看。
以前清朝的顺治皇帝、康熙皇帝得了天花,顺治死了,康熙长麻子了。
外国小说里也有,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一世,还有法国皇帝路易十五,都死于天花。现在这都没了。
中国消灭天花比全世界早了16年,这是我们的成绩。
我们那个年代看瘸子不少,那是小儿麻痹的后遗症。现在名人传记找瘸子,罗斯福总统,靠着轮椅在指挥。
象皮腿,退肿的像大象皮似的,现在看不到了。
蛙状腹,那是血吸虫晚期,肝硬化。
还有一个是五官残疾,惨不忍睹,那是晚期麻风。
这些现在还看得见吗?这些都是成绩。
当然还有一个你们看不见的,大粗脖子,那是地方性甲状腺肿大,也是一类公共卫生问题。
传染病控制手段
我们传染病为什么能取得成绩?防控手段很重要。
,降低传染病的手段就是社会安定,营养和卫生条件的改善,这个是位的,没有这个其他都谈不到。
现在小儿麻痹的发生地最难控制的就是战乱,比如说像阿富汗、塔利班控制的地方,还有巴基斯坦一些不安定的地区,还有非洲个别的。
随着营养和卫生条件的改善,很多传染病发生就少了。
第二,农村医生的培养和对传染病的治疗。传染病像结核病,治疗一个少一个传染源,这个很重要。
第三,卫生系统的建立。到70年代,中国卫生系统才逐渐地在全国普及。到80年代,中国最后一个卫生防疫站建在西藏的一个县,卫生防疫站就一个人,因为那个县人也不多。
第四,开展传染病监测,现在来一个疫情,直接通过网络就报告了。
第五,预防为主的方针,疫苗接种,现在疫苗的接种非常普遍。
第六,爱国卫生运动,改水改厕。
第七,传染病防治法,联防联控。
第八,科技进步,国际合作。
中国面临很多挑战
,新发生的、卷土重来传染病的挑战。有的病一来,气势汹汹,比如埃博拉,不算新病,70年代在中非就流行了。
可是一到了2013年,突然一下子增加了几百倍,换了一个地方,从中非跑到西非,让我们控制不了。
MERS从中东到了韩国,使我们不认识它了,传播力大大增强。
第二,我们重大传染病防控有些问题,比如现代艾滋病的一个问题,就是男男同性恋传播问题,我们投入那么大的力量,包括盖茨基金会也介入,现在仍是上升势头。
另外结核病的多重耐药,这都是中国主要的传染病问题。
还有小儿麻痹消灭的最后一公里,这一公里不简单,和天花消灭不一样,比天花消灭时间要长得多。
还有麻疹疫情、包虫病,我们在西藏、新疆、四川、甘肃,包虫病疫情非常严重。
第三,现在的感染性疾病虽然没有明显的谁传染,但是是有明显传播的,这个我们没有统计,但是杀伤力是很大的。
第四,现在有些病需要多部门联防联控,比方禽流感需要多部门联控,这些问题都是我们现实的问题。
第五,改水改厕,我们都笑话印度,觉得比印度强,但是我们这个问题在农村也很严重。
即使是在北京,厕所不达标的,缺乏洗手干手措施的厕所也很多,改善居住环境任重道远。
第六,社会捐赠,NGO参与不够,跟很多相比差距太大了。
第七,医改轰轰烈烈,但是医改这么改下去,我们认为更大问题没有预防为主,你把钱花在上面了,效果不会太高的。
人和传染病到底是什么关系?
,人是传染病的受害者,传染病不但打击了人类的身体、也打击了心灵。
最近牛津大学有一个研究,说人类未来三大灾难,是传染病,第二是自然灾害,第三是核泄漏、核爆炸的问题。
三个里头,传染病是的,传染病比战争杀人还要多,因为战争有前线,传染病没有前线,战争可以躲,传染病没处躲,它总在你的身边,防不胜防。
第二,传染病有很多帮凶,比如说空气、水源,人本身也是传染病的帮凶,空气的污染、水源的污染、土壤的污染、食品的污染不都是人类自己造成的吗?
另外,人携带病原体旅游,把传染病带到世界各地。另外一些不良的习惯,包括艾滋病传播这些危险因素,很多都是人自己。
另外,滥用抗生素,搞生物恐怖更不多说了,这些都是人类的败类,这是人和传染病的关系。
第三,人应该是传染病的降服者,他不愿意当这个受害者,不做帮凶,还要降服。
首先人和传染病最基本一点是,人靠被动产生抗体,得了以后产生抗体,只要我死不了,产生抗体以后就不得了。但这个方式太被动了。
抗生素、疫苗就是主动免疫了。
疫苗接种是预防包括很多传染病在内的严重疾病的最为经济有效的方法之一。
对此,曾光先生说,抗生素和疫苗是什么关系?好像大家说疫苗是疫苗,抗生素是到医院去用,疫苗是在疾控系统用。
肺炎的疫苗为什么发展不起来,关于它的研究比抗生素早,因为抗生素出来了,就没人用肺炎疫苗了。
关于疫苗,我们总给老百姓做宣传教育,你打了疫苗以后产生抗体。
老百姓觉得身体好,没想到是疫苗的作用。他对疫苗的感觉是,接种后有反应了,抱怨说,我不接种没事,接种又肿了、又发热了。
实际上,疫苗接种效果要比抗生素重要得多,但是需要老百姓的健康素养,需要我们宣传到位,需要科学的知识,去了解疫苗不像抗生素那样,打了以后就立竿见影,这两者是有区别的。
另外还要改善人类的生存条件,做到什么?人和环境、动物的“同一健康”,使传染病失去变异的机会。
曾光先生强调说,中国近几十年在公共健康上取得长足进步,传染病防控功不可没。这些成就主要体现在三个数据上:
,中国的人均期望寿命从1950年代初期的35岁提高到2015年的76.1岁,提高了1倍以上;
第二,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从1950年代初期的250‰下降低至现在的10.7‰;
第三,新生儿死亡率从1950年代初期的十万分之1500,降低到现在的十万分之20。
听专家讲课培训,醍醐灌顶,打开思路。
我们必须警惕新发和卷土重来的传染病。因为,病毒性疾病都有其种属特异性,然而,越来越多的动物源性疾病出现了跨种族传播迹象而感染其他哺乳动物和人类。
因而,揭示禽流感病毒如何突破种间屏障去感染人,是预防和监控流感病毒疫情的重要前提。
本文来自“无人街七号”用户投稿,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华夏信息网立场,本站不对文章中的任何观点负责,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只用于提供信息阅读,无任何商业用途。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文章、内容、图片、音频、视频)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1470280261#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维护您的正当权益。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xxxwhg.com/zh/15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