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中俄两国在最近20多年里战略互信不断提升,中国对石油、天然气等能源的巨大需求,也加深了两国之间的合作。但鲜为人知的是,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俄罗斯并不是中国的主要天然气来源国,俄罗斯的大部分天然气都卖到了欧洲市场。
但乌克兰战争爆发之后,情况开始发生变化。此前德国已经叫停了“北溪-2”天然气管道项目,最近俄罗斯又暂时关闭了“北溪-1”管道,俄罗斯输欧天然气大幅减少,而俄罗斯将目光投向了中国市场。当地时间9月15日,俄罗斯副总理诺瓦克表示,中俄之间的“西伯利亚力量-2”天然气管道将取代被叫停的“北溪-2”管道。
此前诺瓦克曾表示,中俄很快将就“西伯利亚力量-2”管道达成最终协议,并强调中国市场对他们来说非常重要。虽然欧洲很缺天然气,但俄罗斯与欧盟的关系短期内不会缓解,而且欧盟还在酝酿新一轮对俄制裁。对峙时间越长,对俄罗斯越不利。
只要欧盟能熬过这个冬天,以后对俄罗斯能源的依赖度就会越来越低。从长远考虑,俄罗斯还是需要寻找像中国这样需求稳定而且不存在政治风险的优质买家。从单纯的生意角度来看,俄罗斯也需要对能源出口战略进行调整,把中国市场当成重点。
中俄两国陆地相连,而且已经有过在“西伯利亚力量-1”天然气管道上的成功合作经验,两国应该能够顺利推进“西伯利亚力量-2”管道的建设。中国经济高速增长,在可预测的范围内,对天然气的需求量将会持续增长,前景甚至会超过欧盟。
中俄合作一直是互惠互利的,加大从俄罗斯进口天然气,对中国也是有好处的。目前中国的几个主要天然气来源国中,美国、澳大利亚、印尼、土库曼斯坦等都不太稳定,容易受到国际政治局势的影响。
俄罗斯与中国之间只有蒙古一个邻国,而且三国关系日益稳定,适合把俄罗斯作为中国的战略大后方。事实上,早在今年3月份,《日经亚洲》杂志就发表过文章,声称中国正在寻求从俄罗斯购买更多的天然气,减少对美国、澳大利亚等的依赖。
有一个事实值得注意,近几年与中国关系越来越差的澳大利亚,是中国更大的液化天然气供应国,占比高达40%。虽然中国还有俄罗斯、土库曼斯坦、缅甸、巴基斯坦等几个陆上天然气来源国,但把40%的天然气进口份额交给一个时刻可能翻脸的西方,仍然是一件风险很高的事情。
“西伯利亚力量-2”管道目前已经完成了可行性研究,预计将于2024年开工,完全建成之后,将把目前俄罗斯输往中国的天然气量提升一倍以上,助力中国的碳中和战略。而有了中国这个超级大客户,俄罗斯在与西方对抗时也更有底气。
可以这么说,中俄两国加强天然气领域的合作,属于一次“双向奔赴”,这既是一门很好的生意,也是一次深化两国合作的好机会。正如中俄两国高层多次强调的那样,目前的中俄关系正处于历史更好时期。
中国方面更是给中俄关系的未来下了一个“上不封顶”的定语,足见两国关系的前景。从目前的全球局势来看,新冷战几乎不可避免,未来几年内,全球各种力量将会加速整合,在这种情况下,世界各国的避险情绪明显升温。
过去几年中国与西方之间斗而不破的大格局有可能消失,模糊地带也会越来越小。我们不会闭关锁国,会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但对能源、矿产、粮食等战略物资,我们必须要多上几道保险。
本文来自“幻想症”用户投稿,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华夏信息网立场,本站不对文章中的任何观点负责,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只用于提供信息阅读,无任何商业用途。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文章、内容、图片、音频、视频)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1470280261#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维护您的正当权益。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xxxwhg.com/zh/153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