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俘营遭炮轰,泽连斯基再抛“大屠杀”指责,西方为啥不发声了?

当地时间29日,顿涅茨克地区一处关押乌军亚速营战俘的拘留所遭遇火箭弹袭击,至少造成53人死亡,130多人受伤,袭击发生时,拘留所共200人。现场传出的照片十分惨烈。

俄联邦杜马主席指责,乌克兰为了防止秘密泄露并防止北约被牵扯进俄乌冲突而杀人灭口。而乌克兰总统在泽连斯基则几乎是照搬了当初布查事件的口径,这是一场“大屠杀”,同时又给俄军扣了一顶蓄意杀俘的大帽子。俄乌各执一词,相互指责,到底谁炸了亚速营战俘营,成了一桩“罗生门”事件。

当地时间7月31日,双方均要求联合国派人调查,虽然联合国已经应承下此事,不过分析人士指出,布查事件查了这么久,还没有结论,战俘营被炸一事或也将不了了之。

回到事件本身。由于被轰炸地点在俄顿联军控制下,“顿涅茨克共和国”方面时间给出的信息是,当天凌晨,乌军使用美国“海马斯”火箭炮系统发射火箭弹,对“顿涅斯克人民共和国”叶列诺夫卡居民点地区的一处看守所实施打击。不出意外,俄顿联军方面能够给出一系列证据,指责基辅丧心病狂地实施轰炸,就像当初布查事件基辅做出的指控一样。

布查事件之后,西方几乎是在没有验证乌克兰指控的情况下,就迅速认定事件就是俄军所为,西方政客更是轮流到布查“凭吊”,这之后,欧美开始放弃之前抠抠索索的援乌节奏,开始向基辅提供重装备,全面支持基辅。

这次事件,从目前的操作来看,即使俄罗斯方面的杀人灭口指控或许不是真的,但俄顿联军再疯狂也不至于轰炸自己的设施,更何况,受伤人员中还有他们自己的工作人员。

必须要指出的一点是,乌克兰武装分子最早跨境对俄本土进行袭击之时,基辅也是坚决否认是他们干的,其原因就是西方对乌军援言明的条件是,乌军不得使用西方武器袭击俄本土。后续随着俄本土越来越频繁地遇袭,到底是谁干的,其实各方都已清楚。

按照常理来推算,乌军轰炸的可能性更高。这一点从美国时间的反应,就能略窥一二。

当地时间29日,炮击事件发生的第二天,美国白宫安全委员会战略沟通协调员约翰-柯比回应说,美国没有足够的信息来明智地谈论这些非常早期的报道。但是之后却有五角大楼官员声称,即使真的是基辅袭击了战俘营,那也是“无意的”。五角大楼的官员声称,如果这是来自乌方的打击,那么他保证,这不是故意的。

布查事件被曝出后,尽管疑点重重,西方却仅凭几张卫星图,就立即断定俄军进行“大屠杀”。如今事件对乌克兰不利,五角大楼官员反而要为基辅背书。这不是双标又是什么?

法国驻俄大使指出,这件事不可能是俄军做的,因为完全可以通过审判来判处这些战俘死刑,俄罗斯没必要多此一举,以炮轰的方式来杀死战俘,使自己成为众矢之的。不是俄军做的,又是谁的,答案已经呼之欲出,但这位法国大使拒绝说出来。

俄乌双方虽然都邀请联合国进行调查,但是谁都知道,不可能有结果。轰炸战俘营一事,注定要像布查事件一样不了了之。俄乌目前做的,不过都是想要通过舆论发声,为自己争取更多的声量。尤其是泽连斯基,之前布查事件,已经尝过一次“甜头”,这次明显是想再来一次。

但是泽连斯基似乎忘了,布查事件之时,西方之所以全力支持他,那是因为俄军前期受挫撤出基辅,让西方觉得,基辅是一个消耗俄罗斯的好棋子。但如今的情况呢?

一方面,乌军在乌东主战场节节败退,基辅向西方承诺的大反攻一拖再拖。另一方面,俄罗斯的能源战略正在生效,西方在自身危机之下,正在丧失对基辅的信心。不管从哪个方面来讲,西方都不可能再像布查事件时那样,如基辅所愿地全面升级对俄压力。战俘营遭轰炸一事,其造成的声量,恐怕远无法和布查事件相比。泽连斯基再想要西方加倍支持他,就必须得拿出点“硬货”了。

本文来自“幻想症”用户投稿,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华夏信息网立场,本站不对文章中的任何观点负责,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只用于提供信息阅读,无任何商业用途。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文章、内容、图片、音频、视频)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1470280261#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维护您的正当权益。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xxxwhg.com/zh/15555.html

上一篇 2022-09-18 10:27:33
下一篇 2022-09-18 10:25:12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