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此同时,东南亚供应链正在日趋完善,越南泰国菲律宾等国也都在拼命抢订单。那么,今后我国的外贸行业是不是会越来越难做呢?
一、数据:抢了人家40年了,现在人家抢回去一部分很出奇吗?
1990年时候,我国人均GDP为317美元。此时,东南亚中:新加坡是1.19万美元、马来西亚是2441美元、泰国是1508美元、菲律宾是816美元、印度尼西亚是585美元、缅甸则是513美元。
接下来到了2018年,中国人均GDP已经达到9770美元,接近万元大关。可是,上述四个则分别为1.12万美元,7273美元,3893美元,3102美元,仅有马来西亚还领先中国。
而且,很多订单虽然转移到了东南亚,但仍是我们中企在承接。据越南官方统计,三分之一的外商投资家居企业是从中国迁来的。
二、分析:既要接受低端制造业出口竞争力下滑的事实,也不要觉得天就塌下来了
毫无疑问,越南承接订单最为突出的。可是,越南都是从我们这进口原材料、零部件、机械,然后在自己地盘上建组装工厂,再卖给欧美辛苦赚点人工费。
因此,不会真有人认为我们能行别人都行吧。别说越南,放眼看看东亚发达哪个有金融主权、哪个有粮食安全、哪个有完整军工和工业体系、哪个能把美军赶跑了。
三、结论:我们现在都在要求更优质的产品,更大利润,故步自封是在缓慢死亡
我们都知道,产业链越长,利润越高,这也是一样的事实。相当于说,你卖一吨铁制品的利润可能也就和一箱电子元器件一样。
这对于长期的外贸行业是非常不利的,个利润很薄,风险很高,加上如果对方突然不需要了,找到更便宜的市场了,淘汰你,那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
总之,时代抛弃一批人的时候,招呼都不打,00年代10年代轻松有原材料就能外贸出口的时代远去了,我们现在都在要求更优质的产品,更大利润,故步自封是在缓慢死亡。
最后的话:短期外贸转型升级的“阵痛”是不可避免的。从长期来看,这也是我们从贸易大国走向贸易强国的必经之路。
说个事实:有没有东南亚未来外贸都会越来越难,因为欧美未来的消费能力大概率维持不了过去的水平,美国失去世界市场的地位也是迟早的。也就是说,外贸的市场在变小,并且现在仅仅只是开始。
本文来自“等待是无言的情话”用户投稿,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华夏信息网立场,本站不对文章中的任何观点负责,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只用于提供信息阅读,无任何商业用途。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文章、内容、图片、音频、视频)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1470280261#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维护您的正当权益。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xxxwhg.com/zh/268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