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合的全称为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保费由农民和共同承担,不过上缴一次只能管一年,第二年要想继续享受权益需要重新缴纳,不累积。新农合确实帮助不少农民解决了看病难题,但农民对新农合是既爱又恨。
“爱”是因为新农合确实降低了不少农民看病住院的费用,没有新农合的时候农民看病完全由自己掏钱,有了之后就可以按照一定的病例进行报销,对于一些严重疾病需要花大钱的农民来说,新农合甚至有救命之恩。
“恨”则是因为最近几年新农合的费用逐年增加,部分农民反映现在的新农合已经超出了他们的承受范围,知道新农合好,但因为太贵,一些农民只能选择断缴。
根据规定,每年我国新农合的收费时间都是从9月开始到12月底截止收取第二年的新农合费用,进入7月之后距离上缴新农合的时间又进了一步。同此前几年新农合的价格变化趋势一样,预计2023年新农合大概率会再次上涨30元/人,届时每人的费用将会从320元上升到350元。
费用上涨后预计新农合的报销情况也会有所改变,目前的报销门槛为当地人均月收入的50%,也就是住院费用超出这一标准就可以给予相应比例的报销,而报销的比例从20%-60%不等。
费用增加后,新农合的报销比例有望上升,而报销门槛有望下降。以往新农合的缴纳必须是在户口所在地,我国人口流动性强,尤其是农民,很多都在外地打工,为了缴纳新农合回一次家非常不方便,好在后续新农合的缴纳和报销将会越来越方便,在异地同样可以正常缴纳和使用。
2021年新农合就发生了较大的变化,比如实现了新农合和城乡居民医保的并轨,实现了慢性病也可报销,同时整合了医保药品名录,让新农合可以报销的药物种类翻了一倍还多。
正常情况下,农民只有缴纳了新农合的费用才能报销,但并不是所有的人都需要缴纳新农合的,比如有以下几种情形的农民就不需要缴纳新农合:
1、拥有职工社保、医保的人员,医保相比新农合来说费用更高一些,报销比例也更高一些,而且医保和新农合不能同时使用,所以缴纳了医保的人员就不需要再缴纳新农合了。
2、低保户、贫困户、残疾人等,对于贫困家庭来说一人几百元的费用还是比较高的,为了让贫困户这种缴不起费用的人也能享受到新农合,规定属于低保户、建档立卡贫困户、五保户的农民可以免缴新农合,但同时还能享受到报销福利。
3、农村重点帮扶人员,比如说退伍军人、烈士家属、复员军人等,他们是为做出贡献的人,在一些地区这些人员即使未缴纳费用也能按照比例报销住院医疗费用。
4、年龄超过80岁的老人和未满16岁的孤儿都可以不用缴纳新农合费用,还能享受到参保人员的福利待遇。
喜欢的,请点“”
本文来自“这条河叫时光”用户投稿,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华夏信息网立场,本站不对文章中的任何观点负责,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只用于提供信息阅读,无任何商业用途。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文章、内容、图片、音频、视频)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1470280261#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维护您的正当权益。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xxxwhg.com/zh/2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