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今日俄罗斯电视台29日消息,俄罗斯和乌克兰周三进行了俄乌冲突以来规模更大的战俘交换,双方分别向对方移交了144名战俘。
报道称,乌克兰军事情报部门首先宣布了这次交换,并公布了照片。乌克兰军事情报机构表示,这次交换包括43名亚速营战士。
据报道,自2月24日莫斯科对乌克兰发动特别军事行动以来,俄罗斯和乌克兰都声称俘获了对方的士兵。乌克兰官员此前报告说,双方进行了11轮战俘交换。大多数获释的乌克兰人受过重伤:枪伤和弹片伤,爆炸伤,烧伤,骨折,截肢。他们都已经接受了适当的紧急医疗和心理护理。或许由于俄罗斯和乌克兰以前是同胞兄弟,除了个别极端的武装分子外,双方对于战俘的待遇基本上还是不错的。
人类文明发展史就是一部残酷的战争血泪史,有战争就有胜负,战俘的产生就不可避免。然而回顾整个人类战争史,战俘基本上都不会有什么好日子过,遭遇了难以启齿的非人待遇;即便后面出台了很多约束暴行的公约,可是真正执行到位的屈指可数,大部分战俘依然被各种折磨。特别是被深受军国主义毒害的日本军队对待战俘的手段极为不人道,很多俘虏都被虐待射杀,几乎没有生存的余地。就算暂时没有被击毙,也要遭受着沉重的劳役,打骂或者是刑罚,简直生不如死。
但是我们在优待战俘的这一方面做得非常好,无论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期间,我军也一直严格遵守着“优待俘虏”的军纪。抗美援朝期间,我军还是一丝不苟地执行着,对待被俘的“联合国军”战俘,可以说照顾得无微不至。曾经一位英国夫人考察战俘营时,也不禁震撼感叹说:“这哪里是战俘营啊,简直是一所国际大学校。”
战争结束,美国总统杜鲁门发布一项政策,允许战俘可以在90天之内,自由选择去向。可以选择回到祖国,也可以选择留下战争所在国,或者可以选择去任何一个参战国。政策发布后,美国有21名战俘和一名英国战俘,选择留在中国居住。他们之所以乐不思蜀,就是因为他们的战俘生活获得很好的照顾,志愿军以朋友之礼待之。兵法有云: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
本文来自“取一盏清酒”用户投稿,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华夏信息网立场,本站不对文章中的任何观点负责,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只用于提供信息阅读,无任何商业用途。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文章、内容、图片、音频、视频)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1470280261#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维护您的正当权益。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xxxwhg.com/zh/303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