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26日报道,美国政府近日公布一项访问计划,将派代表团于下月赴所罗门群岛,出访人员包括常务副国务卿舍曼,和刚上任不久的美国任驻澳大使卡罗琳·肯尼迪。美国最近不断在太平洋地区投入大量外交资源,此次访问所罗门群岛,甚至还搬出了出访人员父辈的经历,据悉,舍曼和肯尼迪的父辈都曾在二战期间在此作战,澳媒直言,美国如今也在这一地区与中国展开“影响力之战”。
美国常务副国务卿舍曼
美国务院一名高官透露,这一代表团将在舍曼的带领下于下个月的6日至8日访问所罗门群岛,期间将参加二战相关纪念活动,并与所罗门群岛官员会面,还将参加美国驻所大使馆的开馆仪式。美国务院官员称,这次访问将强调美所之间的持久关系,此外,此行对舍曼和肯尼迪个人还具有特殊的意义,舍曼的父亲曾是一名海军陆战队士兵,参加二战中印太地区的一场关键战役并负伤。而肯尼迪的父亲正是美国前总统肯尼迪,他也曾在二战期间担任艇长,参与所罗门群岛的战役。
今年以来,美国和澳大利亚大幅增加了在太平洋地区的外交资源投入,声称是为了应对中国在该地区日益增长的影响力。
2月11日,白宫发布了一份18页的所谓“印太战略”文件,宣称美国将扩展在太平洋岛国的外交存在,将与他们进行一系列关键谈判,其中包括美国军事准入。该文件明确指出,印太面临越来越多“来自中国的挑战”,作为回应,美国将加强与太平洋岛国的伙伴关系。美国还声称,这一战略是为了促进印太地区的“民主建设”,并帮助太平洋岛国部署先进的作战能力。这份文件公布的第二天,美国务卿布林肯就前往斐济,与十几位太平洋岛国领导人举行线上会谈。当时他承诺,美国将在气候变化等问题上助太平洋岛国一臂之力。但几乎各家媒体都指出,布林肯的说辞只是幌子,此行真实的目的是“对抗中国的影响力”。
布林肯访问斐济
今年4月,中国和所罗门群岛签署安全合作协议,这让美国和澳大利亚彻底坐不住了。他们频频派遣官员访问所罗门群岛,并宣布一系列试图遏制中国影响力的举措。美媒当时一度表示,一个常住人口不到70万的南太平洋岛国,现在竟成为中美竞争的焦点,这太出乎意料了。
4月初,在中所还没正式签署协议但已有传闻出现时,澳大利亚就派遣该国情报高官访所,试图了解协议的具体内容。4月中旬,澳大利亚又派遣官员访所,并要求所罗门群岛“考虑放弃与中方签署协议”。4月下旬,美国官员坎贝尔访问所罗门群岛,对中所之间的协议说三道四。当时有美媒称,坎贝尔此行试图“让所罗门群岛废止与中方的协议”,但以失败告终。
美国为何频频派高官访问太平洋岛国,究竟是热心帮忙还是另有所图?答案一目了然。在中美竞争的背景下,南太平洋地区被美国赋予了重要的战略意义。美国把太平洋岛国看作打压中国的一个重要“支点”,口口声声说为了“印太的民主和自由”,但却把自己的“安全焦虑”强加给太平洋岛国,将冲突和不安注入印太地区。事实证明,美国对太平洋岛国所谓援助,根本目的是为了地缘政治竞争,为了满足美国的战略自私。
美军舰出现在太平洋
与美国不同,中国与太平洋岛国之间的关系主要是经济与发展层面的关系,尤其在“一带一路”提出后,双方经济合作愈发密切,外交关系也相应得以提升。如今,中国已成为太平洋岛国的第二大贸易伙伴。最重要的是,中国和任何发展关系,从来不会针对任何第三方。
太平洋岛国不是美国和澳大利亚等国的后院,也不该被用作地缘政治的棋子。他们有权利自主选择合作伙伴,美国无权对此指手画脚。刻意渲染威胁论、挑动冲突的做法在南太平洋地区没有一席之地,阻碍太平洋岛国与中国合作的图谋也注定徒劳无功。
本文来自“浅时光”用户投稿,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华夏信息网立场,本站不对文章中的任何观点负责,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只用于提供信息阅读,无任何商业用途。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文章、内容、图片、音频、视频)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1470280261#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维护您的正当权益。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xxxwhg.com/zh/3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