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婆媳关系是这话有些言重了,但自古以来关系难处却是共识。更有甚者,因婆媳矛盾造成妻离子散,家破人亡的也时有耳闻。
家家有本难念的经,造成矛盾的原因多种多样,具体到每个人要如何处理就是见仁见智的问题。
惊鸿姐分享自己的做法不是要自吹自擂,而是有感而发,为有这方面苦恼的朋友打开思路。虽然我做的肯定不是更好的,但能被婆婆称作闺蜜,总归也是不多的。
一、以家和万事兴为处事原则
首先要明确家人的概念,分清里外。
以自己小家为圆心,父母和公婆为最内圈,双方的兄弟姐妹为第二圈,亲朋好友为再外圈等,分清主次建立好关系圈很重要,就不会因层次不清而混乱。
比如,会在家庭成员一起闲聊时,有意肯定婆婆的做法:
从来不去跟邻居说媳妇的闲言,当然作为职业女性,姐没时间也从来不去说婆婆的碎语;
肯定跟婆婆相处比跟自己妈都轻松,因为假期时姐经常睡懒觉,婆婆从来不叫早,而我妈妈就做不到等等。
和谐的相处本就是姐所希望的良好家庭关系,而彼此只看优点不挑毛病是我们的共识,也是姐有意引导强化,发现家里人优点就及时肯定。
那个时候家里人口多,我们三口跟婆婆,还有没结婚的大伯在一起生活了8年,有话说当面,从来没有红过脸。
二、以大局为重,不怕担责任
不把自己当外人,让自己尽快融入婆家。从大局着眼,遇事有主意,不怕担责任。
比如,刚没多久,先生要换工作,九十年代从国企换到私企那是有很大风险的。为此,家里成员召开了几次家庭会议各说利弊,却始终无法定夺。
最后,因姐的一句话使悬而未决的问题一锤定音:不就是害怕私企的不确定性会丢了工作吗,既然先生想去,就不要错过机会,如果因此没工作了大不了我来养他。
后面,先生的发展越来越好,婆婆,大伯也对我当时的魄力多次表扬,说没有我的那句话就没有先生的今天。
当然还有我曾力挽狂澜,收回财权,把先生管家三年的损失仅用一年不但还清欠债,还略有盈余的家庭财务管理能力,奠定了姐在家里的话语权。
三、婆媳开诚布公的沟通交流很重要
婆媳之间如果不能建立有效的沟通渠道,就会造成很多误会,而外人都是看热闹的心理,想看笑话的居多,所以搬弄口舌的别听,我坚信:来说是非者 便是是非人。所以,这招对我没用。
我始终坚持正面有效的沟通,避免误会:
我放假时,婆婆会来我家小住,也有很多小细节,比如,洗澡弄得满地是水,不跟我说,自己拿抹布擦,以为可以解救现场尴尬,结果还是被我发现了。
我就笑着问,妈,洗澡水咋漏出来了,是门没关严吗?她老人家这才不好意思地说,你发现了?是门关严后自己打不开,就留个缝。咳,咋不跟我说呢,我就带婆婆进去,现场操作,告诉她那个门需要两个手同时往外开才能打开,她笑说自己笨,会弄以后就再也没有把水弄到地上。
婆婆愿意跟我天南海北滴聊,虽然有时是车轱辘话,有时一件事反复说了好几遍,我也从不敷衍,还能答疑解惑,被婆婆戏称我俩是“”,无话不谈。
也正是因为平常聊的深入,懂她,在她生命的最后时刻,话越来越说不清不楚的时候,他仨儿子都不明白他说啥,只有我能听懂70%,再靠着猜测翻译出她想表达的意思,每每获得她老人家点头首肯,以至于,我不在现场就着急找我,真成了她名副其实的闺蜜。
四、公平公正无私心 凡事尽力不后悔
大连的女孩从没有要彩礼的习俗,相反大多家都是男女平等,给予子女同样的财力支持。这可以说是姐在婆家的更大底气,也是受婆家尊重的先决条件。
出身在公平对待子女的家庭,姐的心态也始终是平和感恩,公平公正。结婚后对婆婆和妈从没有厚此薄彼,做到了一碗水端平。
比如:我出月子后,为感谢婆婆和娘家妈的照顾(注意,这里姐从来没觉得她们照顾坐月子的我是应该应分的,而是心存感激。),买了两件同款却颜色不同的风衣送给婆婆和妈,在表达谢意的同时,着重说明,自己千挑万选,婆婆皮肤白,选了紫色,妈妈皮肤暗,选了淡绿色的,而这件风衣她们穿了很多年,也证明挑选的衣服合心意,姐的苦心没有白费。
还有,不给自己后悔的机会,当婆婆患疾病被医生判无法救治的时候,先生听说有一种药也许有用,但属于医保外的需完全自费,问我要不要试试,我毫不犹豫地回复,肯定要试啊,哪怕试了无用,午夜梦回时也因尽力了不会后悔。虽然哥仨,但我们从不攀比只想尽自己的能力,不去想该不该出。
说了这么多,其实想处好婆媳关系说复杂也简单。只要做到心里接纳,互相包容,即使成不了闺蜜也会建设成良性的婆媳关系。
本文来自“浅时光”用户投稿,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华夏信息网立场,本站不对文章中的任何观点负责,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只用于提供信息阅读,无任何商业用途。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文章、内容、图片、音频、视频)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1470280261#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维护您的正当权益。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xxxwhg.com/zh/402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