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媒体报道,瑞典测量站26日在“北溪-1”和“北溪-2”天然气管道发生泄漏的同一水域探测到两次强烈的水下爆炸。据丹麦能源署确认,在“北溪-1”和“北溪-2”管道中共检测到3处泄漏。俄罗斯“北溪-1”项目运营方北溪天然气管道公司27日发表声明说,“北溪-1”和“北溪-2”海底输气管道的三条管线内同时发生损坏的情况前所未有,目前尚无法评估维修时间。
自俄乌冲突以来,作为欧洲能源大动脉的“北溪”天然气管道就备受瞩目。如今突遭破坏,必然会对欧洲能源供给情况产生深远影响。
“北溪”对欧洲多重要?
“北溪-1”和“北溪-2”是两条平行的天然气管道,全长1000多公里,从俄罗斯经过芬兰、瑞典、丹麦的领海到达德国。
“北溪-2”天然气管道与“北溪-1”设计容量相当,去年9月“北溪-2”项目完工,但受俄乌冲突影响,该管道至今未投入使用。“北溪-1”管道由于维修,也已暂停输气。但为了保证在必要时管内气压水平能够进行天然气输送,两条管道目前都是注满天然气的状态。
作为欧洲能源“大动脉”,“北溪”天然气管道关系到整个欧洲大陆的能源安全。数据显示,2021年,“北溪-1”天然气输送总量达到592亿立方米,占当年欧盟进口俄天然气的近40%。
有观点认为,“北溪”管道遭破坏,将导致欧洲在冬季前通过“北溪-1”接收俄天然气的希望彻底落空。此次事故毫无疑问将对欧洲经济造成影响,随着市场对欧洲天然气供应短缺担忧加剧,或导致能源价格出现剧烈变动。
国内研究学者分析认为,考虑到“北溪-1”近期停供,“北溪-2”从未投入使用,所以预计其对当下市场冲击不会极大。但长远来看,如果俄乌冲突未出现缓解,今后俄罗斯和欧盟之间的油气关联大概率会“断掉”,因此对未来预期的冲击不能忽视。
冬天来了欧洲“很难过”
眼下,欧洲场寒流正在来的路上。“北溪”管道被破坏噩耗传来,无疑再给欧洲能源带来沉重一击。严冬即将到来,欧洲能否经受住能源短缺的巨大考验?
据研报,由于积极购买,截至9月17日,欧盟天然气储备量已达到85.58%,正在追上历史平均水平,也完成了欧盟11月1日前80%库容率的目标。欧盟主要天然气消费国德国、法国、意大利、西班牙也已经在9月初完成了天然气储存目标,但乐观背后仍然蕴含风险。
首先,不同之间存在较大库存差异。由于缺乏基础设施,天然气难以在所有欧洲间运转,若俄罗斯管道气全面归零,将导致供应增长面临瓶颈。其次,目前液化天然气出口商正接近满负荷运转,且旺季前亚洲和美国均存在补库需求。进入冬季后,液化天然气资源流向欧洲或受限。
假定俄罗斯长期全面切断对欧天然气供应,其影响可能因地区而异。英国、爱尔兰、西班牙、葡萄牙、瑞典和丹麦对俄罗斯天然气依赖程度较低,可以适应这种供应中断。法国、荷兰和比利时对俄罗斯天然气有一定依赖,但他们有获得液化天然气的进口能力和替代管道供应路线。高度依赖俄罗斯天然气的德国和意大利,则将出现约15%的消费缺口。
偌大缺口下,欧洲现在首先要解决如何过冬的问题。分析认为,欧洲想从美国、澳大利亚、卡塔尔、阿尔及利亚等国大量进口液化天然气,来部分替代俄罗斯管道气,短期内很难实现。欧洲对俄罗斯管道天然气形成高度的刚性依赖。2021年,欧洲从俄罗斯进口管道气1670亿立方米,占自俄罗斯天然气进口量的90%,进口液化天然气174亿立方米,占进口量的10%。“北溪-1”断供的影响很致命。
眼下,欧洲能源危机已经给人们生活造成了巨大冲击,一些欧洲人为了过冬开始疯抢煤炭、伐木取暖。此外,欧洲工农业生产也面临空前困难与挑战。因大棚生产所需燃料价格居高不下,丹麦更大西红柿生产商甚至宣布,今年冬天将停产西红柿和黄瓜。与此同时,高昂的天然气价格正推动欧洲制造商转向美国。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在近日发布的中期经济展望中警示,欧洲多个经济体今年冬季可能出现更大幅度经济下滑。报告指出,如果来自非俄罗斯的能源供应未能如期实现,或者因寒冷冬天对天然气需求增加,欧洲能源短缺可能显著增加。这些冲击或导致2023年欧洲经济增长较基线水平降低1.25个百分点以上,并使通货膨胀率提高超1.5个百分点,导致许多欧洲在2023年陷入衰退。
应对能源危机难治本
为解燃眉之急,欧盟委员会推出了强制限电、征税、提供保护电价、更宽松的能源交易规则等紧急措施,以抑制能源价格过快上涨。欧盟的干预政策虽然是必要的,但对填补中长期的供应缺口收效甚微。
欧洲缺电是结构性问题,目前正经历新旧能源转换的阵痛期,疫情和乌克兰危机只是加重了问题的严重性和紧迫感,高昂的天然气价格将电力成本推高至前所未有的水平。能源危机给欧洲带来的不仅仅是民生问题,一些重要工业部门也是惨淡经营,有的则关门大吉。
为解燃眉之急,欧委会推出了紧急措施以抑制能源价格过快上涨。最新的应急方案包含四方面内容,包括强制限电、征税、提供保护电价、制定更宽松的能源交易规则等,但还需要紧急磋商后定夺,最终能否达成一致也未可知。
不过,市场普遍认为,重头戏还是改革电力市场。虽然应急措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能源价格上涨压力,而改革电力市场则可能带来结构性的变化。欧盟的干预政策虽然是必要的,但也只是暂时的,对填补中长期的供应缺口收效甚微。可再生能源产业恐怕才是欧洲生产负担得起的安全电力的更佳选择,有助于维持欧洲的正常运转。要想让可再生能源在欧洲的电力结构中占据适当的位置,未来必须加大支持力度。
不久前,欧盟议会通过“可再生能源发展法案”,将2030年可再生能源占比提升至45%。在地缘冲突导致的能源危机中,欧洲将加速全面转型可再生能源发展,此次法案通过再次彰显欧洲转型新能源的决心。
本文来自“修夏”用户投稿,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华夏信息网立场,本站不对文章中的任何观点负责,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只用于提供信息阅读,无任何商业用途。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文章、内容、图片、音频、视频)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1470280261#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维护您的正当权益。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xxxwhg.com/zh/438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