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近期对俄态度引西方盟友不满,有美媒推测根源在于能源问题。在美德元首7日会晤后的发布会上,拜登不留情面,当着朔尔茨的面威胁称,若俄罗斯“入侵”乌克兰,德俄天然气项目“北溪2号”将不复存在。朔尔茨则仍不做正面回答,只说会在乌克兰问题与美国团结一致。
当记者追问相关表态是否意味着“停掉”(pulling the plug)“北溪2号”项目时,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注意到,朔尔茨依旧不置可否,似乎对该提问“轻轻翻了个白眼”。
拜登与朔尔茨会晤后举行发布会,视频截图
据美国白宫网站消息,当地时间2月7日,德国新任总理朔尔茨赴美访问,与拜登在白宫会晤,重申美德两国在乌克兰问题上的立场保持一致。
军队高层、向乌克兰提供武器……近一段时间,德国对俄态度在北约内部引起非议。美媒曾分析称,德国在俄乌问题如此谨慎,是因为德国过于依赖俄罗斯的天然气供应。一旦俄乌发生冲突,德国将因为这种依赖而变得脆弱,同时欧洲也难以对俄罗斯发动制裁。
在会晤结束后的新闻发布会上,拜登一开始便强调,此次会晤的首要任务是“采取统一措施”来遏制俄罗斯对乌克兰的威胁,为维护乌克兰的主权,两国制定了一套强有力的制裁措施。拜登还提到,二人还讨论了对中俄等国“挑战国际秩序”的应对。
朔尔茨也说,美德两国、美欧之间将在乌克兰问题上“站在一起,用一个声音说话”。
朔尔茨:在乌克兰问题上,德国站在美国这一边
德俄天然气项目“北溪2号”一直是外界关注的重点。在提问环节,多家媒体记者追问朔尔茨为何对该项目含糊其辞,以及若俄罗斯“入侵”乌克兰,该项目的命运会是如何。
“如果俄罗斯入侵乌克兰,即俄军越过乌克兰边境,那么北溪2号将不复存在(there will be no longer a Nord Stream 2)。”拜登首先回答了这一问题,并强调,“我保证,我们能够做到这一点”。
朔尔茨全程未提“北溪2号”,且未透露自己是否同意拜登的表述。朔尔茨只说:“如果发生针对乌克兰的军事侵略,我们已经做好了一切准备,以进行必要的制裁。”他也没有提到制裁的具体细节。
当记者追问该表态是否意味着“停掉”(pulling the plug)北溪2号项目时,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注意到,朔尔茨依旧不置可否,似乎对该提问“轻轻翻了个白眼”。
从俄罗斯经波罗的海向德国输送天然气的“北溪2号”管道已于去年9月完工,还未正式投入运营。这条年运输总量达550亿立方米的管道原本预计于2019年底完工,但因美国制裁而延迟了近两年。美国和其西方盟友一直推动德方承诺,一旦俄罗斯军事干预乌克兰,就立即封存“北溪2号”管道。
德国新任总理朔尔茨一直未在公开场合做出这样的承诺。在与拜登会晤前后接受CNN和《华盛顿邮报》采访时,他依旧对该问题含糊其辞,只强调会在乌克兰问题上站在美国这一边。
显然,美媒对于朔尔茨的回答并不满意。在新闻发布会上,有记者质疑,朔尔茨为什么不选择在“北溪2号”上作出承诺,来赢回美国对德国的信任。
拜登则出来“打圆场”,坚称德国已经得到了美国的全部信任,“完全、完全、完全可靠”。在美国看来,“德国是一个非常可靠的盟友,并且是北约的主要实体之一,排名”。
朔尔茨接受美媒采访,仍对“北溪2号”含糊其辞
话虽如此,面对德国等欧洲对俄天然气依赖,拜登政府正在筹划“破局”。
据CNN此前报道,一名美国官员透露,美国国务院近期一直在制定一项天然气“全球战略”,以防俄乌紧张局势令欧洲天然气“断供”。为此,美政府正与欧洲、中东、北非等国政府和公司磋商,试图调整欧洲天然气供应中俄罗斯“一家独大”的格局。
在美德元首会晤的同日(2月7日),美国和欧洲理事会的能源官员举行了四年来的会晤。美国国务卿布林肯表示,双方同意加强能源合作,议题包括“在俄罗斯关闭能源管道或切断向乌克兰供气的情况下,如何更好地分享能源储备”。
本文来自“浅时光”用户投稿,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华夏信息网立场,本站不对文章中的任何观点负责,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只用于提供信息阅读,无任何商业用途。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文章、内容、图片、音频、视频)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1470280261#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维护您的正当权益。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xxxwhg.com/zh/438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