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9月在德国卢布明拍摄的“北溪-1”管道相关设施。
俄罗斯总统新闻秘书佩斯科夫28日对俄媒体表示,所谓俄参与制造“北溪-1”和“北溪-2”天然气管道泄漏事故是“可预见的愚蠢推测”。欧盟外交与安全政策代表博雷利同日发表声明说,所有信息表明,该事故是蓄意破坏造成的。
俄方:“我们从中受益了吗?没有”
俄罗斯总统府克里姆林宫方面28日说,俄向欧洲输送天然气的两大管道“北溪-1”和“北溪-2”出现漏气,工业股份公司(俄气)作为管道的所有者理应参与相关调查。
克里姆林宫方面同时表示,俄参与破坏“北溪”管道的说法“荒谬、愚蠢”,这两条管道停止输气对俄方没有益处。俄总统新闻秘书德米特里·佩斯科夫28日告诉媒体记者,俄气公司是“北溪”管道的所有者,理应参与相关调查。他说:“显而易见,没有俄气参与,调查无法开展。这些管道并不是无主的。”“北溪-1”和“北溪-2”项目的运营公司均由俄气控股,与欧洲投资方合作成立。
当被问及俄罗斯是否参与破坏“北溪”管道时,佩斯科夫予以否认。他说,“北溪-2”管道的两条支线已注入天然气并准备好输气,但价格高昂的天然气现在泄漏,这不符合俄方利益。佩斯科夫说:“我们从中受益了吗?没有,我们失去了一条向欧洲输送天然气的路线。”
他指出,美国供应商通过向欧洲兜售液化天然气获得高额利润,这些企业想趁机捞取更多收益。他同时呼吁相关与俄方沟通和对话,以弄清“北溪”管道损坏的来龙去脉。按他的说法,现阶段“显然完全缺乏沟通”。
欧盟:事故是蓄意破坏导致
欧盟外交与安全政策代表博雷利在代表欧盟27国发表的声明中说,任何对欧盟能源基础设施的蓄意破坏都是完全不可接受的,欧盟将给予强有力的回应。欧盟将支持对事故原因进行彻底调查,并将采取进一步措施提高欧盟能源安全的韧性。
欧洲理事会主席米歇尔27日晚在社交媒体发文说,针对“北溪”管道的破坏行为似乎是为了进一步破坏欧盟的能源供应,肇事者将被追究全部责任并付出代价。
取暖避寒
英国计划推出“取暖银行”
随着冬日临近,能源价格攀升让不少英国人为取暖问题忧心。英国多地计划推出“取暖银行”,向难以支付取暖费的人提供帮助。
据英国《镜报》27日报道,伦敦、伯明翰等多地均计划推出这种“取暖银行”,即无偿开放有供暖设备的图书馆、画廊、社区中心和宗教场所等,以供难以支付取暖费的民众临时避寒。英国8月底发布的数据显示,预计英庭用户10月燃气费和电费平均增加80%,明年1月起可能进一步增加。
供电堪忧
德国两座核电站或需“待机”
德国副总理兼经济和气候保护部长罗伯特·哈贝克27日说,德国原定年内退役的两座核电站可能需要“待机”至明年4月中旬,以防止今冬可能出现能源短缺。
按照德国计划,德国仅存的三座核电站原定今年年底退役。然而,鉴于来自俄罗斯的天然气供应大幅减少等因素,要求继续使用核电的声音高涨。哈贝克27日称这是避免德国南部可能出现电力短缺的必要措施。
国际观察
中东之“气”难救欧洲之“急”
德国总理朔尔茨日前访问沙特阿拉伯、阿拉伯联合酋长国和卡塔尔,主要目的是寻求能源合作,缓解德国面临的能源危机。与此同时,法国石油巨头道达尔能源公司近期也与卡塔尔达成了液化天然气增产协议。
德法等欧洲将目光转向油气资源丰富的中东。分析人士指出,受多重因素制约,中东对欧洲的能源供应短期内难有大幅提升,无法从根本上缓解欧洲当前面临的能源危机。
朔尔茨24日与沙特王储穆罕默德会谈。据德新社报道,作为此访成果之一,阿联酋今年将向德方供应13.7万立方米的首批液化天然气,但这一数量不及连接俄罗斯与德国的“北溪-1”天然气管道今年年初时的输送量。
分析人士指出,欧洲能源危机凸显中东能源生产国尤其是海湾在全球能源格局中的重要性,沙特、阿联酋等国正凭借资源与财力,增强外交政策自主性。 本版文图据新华社
本文来自“轻颦浅笑”用户投稿,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华夏信息网立场,本站不对文章中的任何观点负责,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只用于提供信息阅读,无任何商业用途。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文章、内容、图片、音频、视频)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1470280261#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维护您的正当权益。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xxxwhg.com/zh/439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