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7日,澎湃新闻记者发现,“史上最凶班主任”已清空“班主任”相关视频。此前,该男子以“班主任”身份拍摄视频走红,湖南永州市教育局证实其为网红冒充。近日,湖南永州一男子扮演班主任的视频走红。视频中,该男子留着光头,眉毛黑浓,长相“霸气”,还穿戴皮衣项链,语气又颇为拿捏,压迫感十足,被不少网友戏称“史上最凶班主任”。据澎湃新闻报道,11月4日,永州教育局工作人员回应表示,男子是网红,冒充教师拍视频,已报警。11月2日,该视频账号作者,即班主任扮演者廖先生,在评论区中发布声明称,作品纯属虚构,初衷为宣传正能量,拒绝校园欺凌和拒绝学生手游。最凶班主任为网红究竟是怎么一回事,跟随玉儿小编一起了解一下吧。
“最凶班主任”走红,永州教育局报警,自媒体人的创作边界在哪里
近日,一名被网友戏称为“最凶班主任”的男子在网上大火,其话语和表情令人印象深刻。随后,永州市教育局工作人员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男子是网红,冒充教师拍视频,已报警。
拍一段视频登上热榜,却面临可能存在的警方调查,这对自媒体人来说不是什么好消息。这位网红究竟做了什么,自媒体人的创作边界又在哪里呢?
这位班主任“凶”在哪里?
在网上热传的视频中,一名光头男子站在讲台上,背后是黑板,长相“霸气”,目露“凶光”,还戴着金属项链。他用一种阴沉的语气说,我是你们高一年级(没错,就是年级,不是班级)新的班主任,我为师和善,你们要是不听话的话,我也会和颜悦色的(地)教导你们。
就是这段视频,登上短视频平台热榜,也把创作者“豹子头”推上了风口浪尖。有网友说,感到了压迫感。还有人表示,自己的孩子就需要这样的老师管教。
的确,这正是“豹子头”想要的效果,用“社会人”与“班主任”之间的巨大反差,来吸引网友的好奇心。
他做到了。
教育局报警引发热议
这段视频的热播,引发了“豹子头”属地湖南永州市教育局的关注。其工作人员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男子是网红,冒充教师拍视频,已报警。
显然,“冒充”在这里是一个贬义词。教育局的工作人员可能认为,这位网红的打扮、长相、语言与人民教师形象格格不入,会误导群众。出于维护教师形象的考虑,他们选择了报警。
正是这次报警,让此事件二次发酵。本来只是一个娱乐视频,随着职能部门的介入,又引发大量围观。
有人说,报警是对的,不能让这些人诋毁教师形象。有人说,教育局有些小题大做了,难道每一个人拍视频的时候一定要表现自己的真实身份吗?那个东北的钟美美小朋友,曾模仿自己的老师细致入微,老师要不要报警呢?
谁的回应最关键?
当事人“豹子头”账号的所有者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自己出生于教育世家,家中有13人都是老师,自己也曾是一名数学老师,后来下海经商。自己拍摄视频初衷是为了教育学生拒绝校园霸凌和沉迷游戏。
而笔者在写这篇文章时发现,虽然“豹子头”账号已将相关视频删除,但关于“最凶班主任”的视频仍在各新媒体平台上大量存在,同时各权威媒体也都做了报道。
对于当事双方,我不做评判,但要提醒大家,有一个关键对象,媒体没有给出说法,那就是警方。
既然教育局选择了报警,那么警方到底给出怎样一个回复呢?是立案调查给了回执,还是口头表示了解一下,还是其他什么,这很关键。希望有媒体能继续跟进。
自媒体创作的边界在哪里?
这是一场由短视频创作而引发的新闻事件,足够吸睛,影响深远。
作为一个自媒体人,尤其是剧情类的短视频创作者,一定离不开人物扮演和情节设计。
有人可能会说,我巴不得搞一个类似事件出来,提升知名度,引流涨粉。但我告诉你,那是在玩火。火爆与毁灭之间,仅仅一步之遥。
内容创作,一定要依规而行。自媒人的规,就是2020年3月1日起施行的《网络信息内容生态治理规定》。在这个规定的第二章,专门对网络信息内容生产者提出了明确要求,共分为三类,即鼓励制作、复制、发布的信息,不得制作、复制、发布的违法信息,以及防范和抵制的不良信息,共计27条(想获全文,请直接在网上搜索)。
“最凶班主任”事件,至少给所有自媒体创作者提了一个醒,不能把虚构的内容,包装成纪实的样子,要注明“本故事纯属虚构,如有雷同纯属巧合”。
史上最凶班主任经证实为网红,账号相关视频已清空
11月7日,澎湃新闻记者发现,“史上最凶班主任”已清空“班主任”相关视频。此前,该男子以“班主任”身份拍摄视频走红,湖南永州市教育局证实其为网红冒充。
来源:澎湃新闻
此前报道:光头、皮衣、项链…“史上最凶班主任”系扮演?当地教育局:已报案
近日,湖南永州一男子扮演班主任的视频走红。
视频中,该男子留着光头,眉毛黑浓,长相“霸气”,还穿戴皮衣项链,语气又颇为拿捏,压迫感十足,被不少网友戏称“史上最凶班主任”。
视频发布者称
扮演班主任是为了
反校园欺凌
但也有网友质疑
是否有损教师形象?
永州教育局:冒充教师,已报案
据澎湃新闻报道,11月4日,永州教育局工作人员回应表示,男子是网红,冒充教师拍视频,已报警。
对于男子称20年前是教师的说法,当地教育局工作人员表示,在当地老师队伍中没有查到此人。
视频已下架,当事人称拍视频为宣传正能量
11月2日,该视频账号作者,即班主任扮演者廖先生,在评论区中发布声明称,作品纯属虚构,初衷为宣传正能量,拒绝校园欺凌和拒绝学生手游。自己20年前是老师,后下海经商,疫情期间回到家乡,从事自媒体行业,想为家乡做些贡献。作品中的名字、场地纯属虚构,跟任何人、学校、单位、机关无关。
据潇湘晨报报道,廖先生告诉记者,删视频“没有什么原因,因为我以前有很多视频也都删了,那些两千多万流量的视频,我都把它给删了”,并称这是“个人行为”,“觉得哪些时间段就出哪些作品”。至于以后还会不会扮演老师,廖先生表示自己“就是传递正能量”。
湖北好律律师事务所陈亮律师表示,教师并非工作人员,所以冒充教师身份本身不构成招摇撞骗等犯罪。但如果以此身份牟利,数额较大的,则可能涉嫌诈骗罪。
来源:红星新闻综合中国青年报、澎湃新闻、潇湘晨报、极目新闻、三湘都市报等
本文来自“轻颦浅笑”用户投稿,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华夏信息网立场,本站不对文章中的任何观点负责,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只用于提供信息阅读,无任何商业用途。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文章、内容、图片、音频、视频)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1470280261#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维护您的正当权益。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xxxwhg.com/zh/440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