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斯科时报报导,乌克兰部队对赫尔松市的包围圈持续缩小,俄罗斯占领政府持续迁离民众,是否主动放弃该市?来自亲俄的“电报频道”贴出一张照片,原本悬挂在赫尔松市政府大楼上的俄罗斯国旗,已被提前取下。亲俄的战地记者亚历山大科特斯在个人的“电报频道”上说:「我听到传闻后,自己开车前往赫尔松市政府大楼,确定楼顶的俄罗斯国旗已被取下。」这应该是主动取下,而不是乌克兰内应部队所为,因为只有政府大楼的俄罗斯国旗被取下,附近的建筑物仍然有。赫尔松市是莫斯科在8个月的进攻战争间,占领的地区首府。俄记者撤离赫尔松前降下俄罗斯国旗究竟是怎么一回事,跟随阿妮小编一起了解一下吧。
坚守和撤离!最艰难的决定和最重要的战役:赫尔松之战谁主沉浮?
俄罗斯媒体11月4日声称,为了给赫尔松市的巷战创造条件,赫尔松州政府准备搬迁到赫尼切斯克市。同时,赫尔松市政府大楼上降下了俄罗斯的国旗。
一时间,俄罗斯将可能放弃第涅伯河右岸的消息再次传开。俄军会主动撤离赫尔松市区吗?
回顾,观察赫尔松西部数月战火,俄军的坚守和平民的撤离并不是从开始就相伴;但是特别军事行动总指挥苏洛维金最艰难的决定,与乌克兰国防部最重要的战役却前后呼应。
第涅伯河右岸,俄军是守,是撤?此战的未来,谁主沉浮?
一.坚守和撤离
1.赫尔松西部,第涅伯河右岸,包括赫尔松市区,乌军自7月份开始反攻以来,俄方已经坚持了四个月:可以说俄军所有的防御方向上,俄军坚守最久的阵地。
因为,虽然其地域并不宽阔,却是抵挡乌军继续向东进军的前沿;是俄军进一步西攻尼古拉耶夫乃至于敖德萨的跳板。如果俄罗斯军队守住此处,第涅伯河东岸俄控制区可保无虞,如果俄放弃此处,克里米亚的水源就失去保证,东岸的俄军阵地将直接暴露在乌军炮火之下:赫尔松东部,乃至于扎波罗热,克里米亚就会暴露在乌克兰的攻击锋线之下。
于是,自7月乌克兰反攻赫尔松西部,8月底至今乌军全面反攻。俄军虽然节节败退,但是就不放弃第涅伯河右岸狭长地带的土地,以至于俄军2.5万人的部队因为第聂伯河上的桥梁被断,补给困难,俄军战线收缩再收缩,就是不退过第涅伯河东岸,坚守之今。
2.撤离
10月13日,俄方任命的赫尔松当局在呼吁赫尔松撤离第涅伯河西岸,并制定撤离计划,与一周之内车里六万平民。如今一周早过,俄方撤出平民已经远超6万,而撤离还在继续。
早日,俄方已经开始强制撤离第涅伯河右岸平民。
随着平民撤离的还有医院与政府人员,而11月3日,俄方宣称赫尔松州政府准备搬迁到赫尼切斯克市。同日,赫尔松市政府大楼上降下了俄罗斯的国旗。
故土难离——在某一方面,执行平民撤离比执行军队撤离行动要麻烦许多:平民安置,民心安抚,民生安排都是繁琐而困难的:安排处于克里米亚乃至于俄罗斯本土,让超十万人在没有什么准备的情况下撤离,本就是无奈而困难。
从平民撤离的方向,我们可以判断俄罗斯最主要为了让这些亲俄民众逃离战火:撤出的平民被安排在克里米亚和俄罗斯本土。
行政管理机构安排的赫尼切斯克市处于赫尔松东部,也远离一线。
如此,也减轻俄军第涅伯河后勤补给压力。
但是这也预示着右岸将完全成为作战之地。
俄军会轻易撤离赫尔松西部,包括赫尔松市区吗?
三.最艰难的决定和最重要的战役。
1.最艰难的决定。
10月8日,克里米亚大桥被炸,俄罗斯南线部队后勤补给压力进一步增加。当日苏洛维金大将接任特别军事行动总指挥的职务,其后他宣称,不排除在赫尔松作出最艰难的决定。
有专家判断,苏洛维金大将的最艰难决定就是指在第涅伯河右岸撤军。
有许多评论将俄方的平民撤离与政府人员撤离称为俄方将放弃第涅伯河西岸以及赫尔松市区。也有许多评论称俄军这些行动是让俄军可以不受束缚,放开手脚,大战一场!11月4日,俄罗斯媒体称,俄罗斯不会放弃赫尔松市,俄罗斯空降部队仍继续部署在赫尔松市,俄撤离赫尔松居民及政府是为了给赫尔松市的巷战创造条件。
这是俄方的决定,是最艰难的决定吗?
2.最重要的战役。
10月29日,乌方称将在赫尔松发动最重要的战役。
该战役最重要的目的:夺取第涅伯河右岸,夺取赫尔松市区。
四.赫尔松战役,谁主沉浮?
俄乌双方在赫尔松集结了力量,俄乌双方在赫尔松清空了战场,俄乌双方将在赫尔松,赫尔松西部,赫尔松市区决一死战,一决雌雄!
1.谁也无法逃避。
俄方要保住战果,保住克里米亚,就必须占据赫尔松,如果要让克里米亚成为乌现有火力:海马斯火箭炮以及乌克兰自己研制射程超过300公里的“雷霆”战术导弹系统威胁不到。就如克里米亚议员提出的,必需将第涅伯罗彼得罗夫斯克、尼古拉耶夫,敖德萨三州攻占。俄方必须守住赫尔松市区:这是俄前进的跳板。退过河东,再次渡河作战,难度将成倍增加。
同时,乌方要恢复领土,则必须攻下赫尔松市区:这个被俄方占据的大城市。
2.兵力规模。
A.俄军整体规模:
据乌方信息:俄军在赫尔松集结了4万人的兵力 ,包括俄陆军超过31个营级战术群,以及俄空降军,海军陆战旅,全部是俄军的精锐部队。
据悉,俄营级战营级战斗群编制 ,通常包括一个坦克连(10辆坦克),三个机械化步兵连(40辆步兵战车或装甲运兵车)、两个反坦克连、两个或三个火炮连(12门自行火炮加8门火箭炮)和两个防空连。(每连10台防空车)。兵力规模为800人,如此俄军在赫尔松的陆军集结的兵力近25000人,其坦克为310辆,步兵战车近1240辆,自行火炮为372门,自行火箭炮为240门,防空车620辆。
俄空降军与海军陆战旅在重型装备上稍弱,但是战力并不弱。
而俄方可以得到战术,战略航空兵陆航部队的有限度的支持。
B.第涅伯河右岸以及赫尔松市区俄军兵力。
一直以来,网络上的数据为约25个营级战术群的规模,约2万人。
当下战损可能较重,俄罗斯空降军成为赫尔松市区防守的主力。
C.乌军规模
对于乌军的编制信息不多,而乌军新组建的部队繁多,武器混杂。但是弹药通用。对于乌军规模有三个数据:
其一.在10月15日.英国金融时报称乌军集结兵力规模为12.5万人
其二.而俄方情报第涅伯河右岸乌军兵力规模:一线为3万人,二线预备队为两万人。如此对于俄河西的军队形成了2:1的优势。
其三.是乌军赫尔松总兵力为6万人。据悉,乌军活泼数量远远不及俄军,但是由于炮击精准,使得俄乌双方在南线炮战中打成平手。
3.战法
俄军收缩防御,防守反击。
从战场上看,俄军将赫尔松国际机场的大部兵力后撤,更大的可能是进行赫尔松巷战准备。待俄军守住乌军11月份的攻击,待第涅伯河封动,则俄军极有可能展开反攻,而那时俄动员的30万兵力可能已经进入战场,相比俄军先期总共20余万人马,其力量会翻倍上升。到时对乌军将是巨大的考验。
乌军,力求速战,后勤补给绞杀作战。
乌军的攻击窗口还有一个来月,在此期间,乌军用海马斯袭击俄罗斯后勤补给线,配合一线优势兵力不停地进攻,力图在11月,河水封冻之前拿下赫尔松市区。
4.赫尔松战的展望
可是对于当下乌军进攻而言,已经失去了闪击的效果,在赫尔松一线,乌军采用了俄军曾经使用结硬寨,打呆仗的战法,步步为营,大炮轰炸开路。
可是,炮火数量上还是俄方占据优势。如此乌军战法效果不大。当时间延迟,俄军新生力量进入,乌方可能面临一段艰难的时期:战线被突破,乌军后撤。
但是俄乌想吃掉对方都没有那种力量:赫尔松长期的焦灼与消耗,将可能又是该战役的主要作战形式。
而俄乌双方,谁主赫尔松沉浮,不仅仅在双方之间的角逐。
赫尔松市区会发生巷战吗?有可能!
(待续)
俄在赫尔松政府大楼取下俄罗斯国旗
莫斯科时报(The Moscow Times)报导,乌克兰部队对赫尔松市(Kherson)的包围圈持续缩小,俄罗斯占领政府持续迁离民众,是否主动放弃该市?来自亲俄的“电报频道”(Telegram channels)贴出一张照片,原本悬挂在赫尔松市政府大楼上的俄罗斯国旗,已被提前取下。
亲俄的战地记者亚历山大科特斯(Alexander Kots)在个人的“电报频道”上说:「我听到传闻后,自己开车前往赫尔松市政府大楼,确定楼顶的俄罗斯国旗已被取下。」这应该是主动取下,而不是乌克兰内应部队所为,因为只有政府大楼的俄罗斯国旗被取下,附近的建筑物仍然有。
一种看法认为,这可能是俄罗斯占领军准备放弃赫尔松市的征兆,因此局面对俄军极度不利,交通断绝,物资也持续短少,守住是几乎不可能的。赫尔松市是莫斯科在8个月的进攻战争间,占领的地区首府。
有报导称,乌克兰的前锋部队已推进到赫尔松外围的村镇,虽然俄军多次逐退乌克兰的可能进攻,但乌军显然是在寻找防线破绽,也刻意用这些无成效的攻打,浪费俄军的弹药。
赫尔松占领政府想要搬空赫尔松的人员,已将数万名平民疏散到的第聂伯河左岸。俄派赫尔松政府副局长史特雷穆索夫(Kirill Stremousov)在俄国电视台上说,「守军(俄罗斯军队)可能在未来几天内迁往第聂伯河左岸。」
这可能是乌克兰想要的结果,在过去一个月,基辅部队在南部和东部战线收复了数千平方公里的国土,尤其以东部一线最为顺利,称为「哈尔科夫大捷」,但是赫尔松的进展相当缓慢,主要是因为乌军不想因攻城而演变成城市战,因此一直收破坏后方交通线、击毁俄军弹药库的方式弱化当地俄国守军,要是能够以非战斗方式,夺回基本完好无损的赫尔松市,将是基辅的一次重大胜利。
本文来自“等待是无言的情话”用户投稿,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华夏信息网立场,本站不对文章中的任何观点负责,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只用于提供信息阅读,无任何商业用途。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文章、内容、图片、音频、视频)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1470280261#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维护您的正当权益。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xxxwhg.com/zh/443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