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北京11月11日电 11月11日,国务院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公布《关于进一步优化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措施 科学精准做好防控工作的通知》,这份信息量极大的通知中,这些要点需要掌握!目的地不得拒绝接受滞留人员返回。专家解读“优化疫情防控二十条”究竟是怎么一回事,跟随小戈小编一起了解一下吧。
赵立坚:中方出台“优化防控二十条”绝不是放松更不是躺平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北京11月11日电(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陈小茹)11月11日,外交部发言人赵立坚主持例行记者会。有外媒记者提问:今天早些时候,中方宣布了放松防疫的规定,针对的是入境旅客,取消了一些入境航班的限制。中方能否向国际社会介绍这些新规的意思?这是不是代表从“动态清零”政策转移?中国人民是不是可以不受疫情限制进行国际旅行?
赵立坚在表示,新冠病毒仍在持续变异,全球疫情仍处于流行态势,中国国内新发疫情也不断出现,防控形势仍然严峻,必须保持战略定力,科学精准做好疫情防控各项工作。中方将坚定不移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坚定不移落实外防输入、内防反弹总策略,坚定不移贯彻“动态清零”总方针,按照“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的要求,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更大程度保护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更大限度减少疫情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
赵立坚说:“今天,中国卫生健康委发布了进一步优化疫情防控工作的二十条措施。中方出台这些进一步的措施,是为了防控更加科学精准,绝不是放松疫情防控,甚至放开、躺平。这些防控政策措施的优化调整,是基于病毒变异的特点,既是科学的,更是必要的。希望大家继续对此予以理解和支持。”
关于航班和跨境旅游,赵立坚表示,相信在中方发布这些进一步优化疫情防控的措施之后,会改善跨国旅行,也方便有关商业人士来中国投资兴业。
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划重点!优化疫情防控“二十条”来了
中新网北京11月11日电 11月11日,国务院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公布《关于进一步优化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措施 科学精准做好防控工作的通知》,这份信息量极大的通知中,这些要点需要掌握!
1、对密切接触者,“5天集中隔离+3天居家隔离”。
2、不再判定密接的密接。
3、将高风险区外溢人员实行“7天居家隔离”。
4、将风险区由“高、中、低”三类调整为“高、低”两类。
5、对结束闭环作业的高风险岗位从业人员实行“5天居家健康监测”。
6、一般不按行政区域开展全员核酸检测。
7、取消入境航班熔断机制。
8、对于入境重要商务人员、体育团组等,“点对点”转运至免隔离闭环管理区。
9、明确入境人员阳性判定标准为核酸检测Ct值
10、对入境人员实行“5天集中隔离+3天居家隔离”,目的地不得重复隔离。
11、做好住院床位和重症床位准备。
12、加快开展具有广谱保护作用的单价或多价疫苗研发。
13、加强急救药品和医疗设备的储备。
14、摸清老年人、有基础性疾病患者、孕产妇、血液透析患者等群体底数,制定健康安全保障方案。
15、面向跨省流动人员开展“落地检”。
16、严禁随意封校停课、停工停产、长时间不解封、随意停诊等各类层层加码行为。
17、不得以任何理由推诿拒诊,保障居民治疗、用药等需求。
18、逐一排查校园随意封控、封控时间过长、长时间不开展线下教学等问题。
19、不得擅自要求事关产业链全局和涉及民生保供的重点企业停工停产。
20、发生疫情地方,对不在高风险区的外地人员,评估风险后允许其离开。目的地不得拒绝接受滞留人员返回。
本文来自“四月释梦”用户投稿,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华夏信息网立场,本站不对文章中的任何观点负责,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只用于提供信息阅读,无任何商业用途。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文章、内容、图片、音频、视频)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1470280261#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维护您的正当权益。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xxxwhg.com/zh/444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