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控解读为何取消中风险区

##疾控解读为何取消中风险区

降为低风险区后,居民要做些什么?福州疾控专家权威解读来了!中高风险区怎样划定?福州疾控专家郑霄雁介绍——。中风险区采取“人不出区、错峰取物”的管控措施。高风险区的划定标准为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居住地,以及活动频繁且疫情传播风险较高的工作地和活动地等区域。此类区域采取“足不出户、上门服务”的封控措施。解除程序有哪些?集中隔离人员解除隔离后,需要做好哪些防护?对拟解除的风险区域,按原报告途径逐级予以报备解除,并通过正式渠道向社会公布。
疾控解读为何取消中风险区究竟是怎么一回事,跟随月月小编一起了解一下吧。

什么是封控区、管控区、防范区?居民个人防护怎么做?

刚刚

武汉疾控发布最新提醒:

《什么是封控区、管控区、防范区?居民个人防护怎么做?》

↓↓↓

2021年9月,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印发了《新冠肺炎疫情社区防控方案》,明确要求一旦发生本土疫情,要尽早将社区(包含行政村)精准划分为封控区、管控区、防范区三类防控区域,实施分类管理措施。

封控区

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的居住地所在小区及活动频繁的周边区域可划为封控区。

病例发病前2天或无症状感染者检测阳性前2天起至隔离管理前,如其对工作地、活动地等区域人员造成传播的可能性较高,且密切接触者、密接的密接追踪判定难度较大,也可将相关区域划为封控区。

封控区可精准划分至小区(自然村组)、楼栋、单元等,实行“区域封闭、足不出户、服务上门”。

管控区

病例发病前2天或无症状感染者检测阳性前2天起至隔离管理前,如其对工作地、活动地等区域人员具有一定传播风险,且其密切接触者、密接的密接追踪判定难度较大,将相关区域划为管控区。

管控区可精准划分至小区(自然村组)、楼栋、单元等,实行“人不出区、严禁聚集”。管控区内发现核酸检测阳性者立即转为封控区。

防范区

县(区)内封控区、管控区以外的区域均为防范区,实行“强化社会面管控,严格限制人员聚集”。

为避免被感染,在封控区、管控区、防范区的市民朋友要重点做好以下六个方面:

正确佩戴口罩

正确佩戴口罩,使用时要沿鼻梁压紧鼻夹并检查其气密性,确保口罩贴合面部和口鼻,口罩被污染或打湿后要及时更换。

坚持手卫生

市民朋友在收取快递后,接触电梯按钮、门把手等公共设施后,外出返家后,触摸口鼻和眼睛前,咳嗽或打喷嚏后,饭前便后等,一定要认真洗手、进行手消毒。

保持安全距离

少聚集,保持“一米线”社交距离。非必要不到人群密集的场所,大家在排队测核酸、排队坐车、排队购物等情况时,要保持“一米线”社交距离。

定时开窗通风

常通风,做好房间清洁。多开窗、多通风,做好清洁消毒,保持房间整洁,尤其是空气清洁。

养成健康作息

养成健康作息方式。居家期间,积极调整心态,保持愉悦的心情,作息规律,睡眠充足,健康饮食,增强抵抗力。

做好自我监测

养成日常健康监测的好习惯,一旦发热超过37.3℃、干咳、乏力、咽痛、嗅觉味觉减退、腹泻等症状时,要高度警觉,主动报告并立即就医。

在封控区、管控区和防范区工作的工作人员(志愿者、警察、司机、医护人员等)应根据工作场所的风险大小选择合适的防护措施。

进入工作场所要配合做好体温检测、出示“健康码”、扫“场所码”等措施。

当口罩出现脏污、变形、损坏、异味时需及时更换;手套、防护服、鞋套等出现损坏时要立即更换。

当有可疑的污染时及时做好环境消毒和手卫生、手消毒等。

工作期间用餐时,应选择无风险环境,尽量错峰、分散用餐。

武汉疾控综合自人民网、北京疾控、广州卫健委等

来源: 长江日报

中高风险区解除程序有哪些?之后如何防护?福州疾控权威解答

中高风险区解除程序有哪些?降为低风险区后,居民要做些什么?福州疾控专家权威解读来了!

中高风险区怎样划定?福州疾控专家郑霄雁介绍——

中风险区是指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停留和活动一定时间,且可能具有疫情传播风险的工作地和活动地等区域。中风险区采取“人不出区、错峰取物”的管控措施。

高风险区的划定标准为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居住地,以及活动频繁且疫情传播风险较高的工作地和活动地等区域。此类区域采取“足不出户、上门服务”的封控措施。

中高风险区解除标准是什么?解除程序有哪些?解除后如何管理?集中隔离人员解除隔离后,需要做好哪些防护?对于以上问题,疾控专家这样说——

解除标准

高风险区解除须同时满足——

1.风险区域内连续7天无新增病例或无症状感染者;

2.第7天风险区域内所有人员完成一轮核酸筛查均为阴性,降为中风险区;连续3天无新增感染者后降为低风险区;

3.规范处置生活垃圾和医疗废物;

4.风险区域内进行规范的终末消毒,消毒过程评价合格。

中风险区解除须同时满足——

1.风险区域内连续7天无新增病例或无症状感染者;

2.第7天风险区域内所有人员完成一轮核酸筛查均为阴性,降为低风险区;

3.规范处置生活垃圾和医疗废物;

4.风险区域内进行规范的终末消毒,消毒过程评价合格。

解除程序

按照“谁封控、谁解除”的工作原则,由各县(市)区制定风险区域解除方案,对拟解除的风险区域,需组织专家研究会商,确保符合上述条件,由属地县(市)区指挥部组织实施;

县(市)区应提前1天组织开展中、高风险区域解除自查,对照管控要求提交自查报告(人员健康监测台账、人员核酸检测记录、外环境采样核酸检测情况、消毒工作记录和评价报告),连同解除申请等材料盖章后,报市指挥部。

对拟解除的风险区域,按原报告途径逐级予以报备解除,并通过正式渠道向社会公布。

高、中风险区域降为低风险区后,倡导风险区域内人员3天内不聚集、不远足,做好自我健康监测管理。

此外,降为低风险区后第3天,对风险区域内所有人进行一轮核酸筛查,包括新进人员。

问:高风险区的居民如何防护?

1.做好每日健康监测。密切关注自身是否存在发热、干咳、乏力、咳痰、咽痛、腹泻、嗅(味)觉异常、鼻塞、结膜炎、肌痛等新冠肺炎相关症状,如有异常,应立即报告,不得谎报、瞒报。

2.保持居室通风。每日上午、下午各通风至少1次,每次不少于30分钟。温度适宜时,可使窗户常开。

3.居家开门取物品、扔垃圾等环节应规范佩戴口罩,开门前后做好手部卫生。

4.坐便器、淋浴排水地漏水封应及时补水,每天注水2次以上。没有水封条件的,在使用后应加盖封堵,或使用硅胶垫、胶带等材料进行封堵。

5.保持良好卫生和健康习惯。居室每日至少进行一次湿式清扫,以保持清洁为主,必要时进行消毒。垃圾袋要扎紧封口,并对其外表进行消毒后置于门口。

6.保持良好心态。不焦虑、不恐慌,不信谣、不传谣、不造谣。同时,要保证营养充足,宅家不要熬夜,要保证睡眠质量,提高免疫力。

问:中风险区的居民怎么做好个人防护?

1.应做好每日健康监测。如有异常应立即报告,不得谎报、瞒报。

2.中风险区居民“人不出区、错峰取物”,要注意与他人保持至少1米以上社交距离。严禁在区域范围内任何场所进行聚众打牌等聚集性活动。

3.进行核酸检测时,应服从安排,全程佩戴好口罩,严格保持1米及以上距离,并避免触碰外界环境。采集后立即戴好口罩,不在采集地点逗留。

4.收取快递或物资时,应佩戴口罩和手套,尽量不带入室内拆封,并对外包装做预防性消毒,拆封后的外包装放入集中收集点。事后做好手卫生。

对于集中隔离人员,在隔离期满解除隔离后,建议继续实行3天严格居家健康监测,一般要通风良好的单人房间,不得与非解除对象家人接触,原则上不外出活动。居家期间继续做好个人防护,保护自己、保护他人。

解除对象要加强自我健康监测管理,每日报备所在社区,每日至少早晚各测体温一次,密切关注自身是否出现发烧、咳嗽等症状或其他相关症状。若出现发烧、咳嗽等不适症状时,即使十分轻微,也应立即向社区工作人员报告,佩戴医用口罩前往就近的发热门诊,并主动告知医生旅行史、接触史和隔离观察情况,便于及时诊断,不存侥幸心理。

福州疾控专家郑霄雁呼吁——

“处在高风险区的居家隔离人员和集中隔离人员要养蓄好身体、舒展好心态、调整好情绪,严格遵守各项隔离防控要求,积极配合医护人员及工作人员做好各项隔离防控工作。”

“目前防控形势仍然严峻复杂,当您接受医学观察‘静下来’‘停下来’的时候,很多人早已‘动起来’‘跑起来’了。在这关键时刻,希望您能坚持!坚持!再坚持!”

“无数抗疫一线人员已多日不休,多日没有回到过自己温暖的家,正在倾尽全力筑起疫情防控的‘城墙’,希望大家一起并肩作战,坚持到底,共同迎接胜利早日到来。”(记者 林文婧)

本文来自“等夏天等秋天”用户投稿,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华夏信息网立场,本站不对文章中的任何观点负责,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只用于提供信息阅读,无任何商业用途。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文章、内容、图片、音频、视频)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1470280261#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维护您的正当权益。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xxxwhg.com/zh/44712.html

上一篇 2022-11-12 22:07:40
下一篇 2022-11-12 22:43:55

相关推荐

  • 时空伴随人员需要隔离?中疾控回应是什么意思

    11月11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发布优化防控二十条措施,有网友关心时空伴随人员是否也需要隔离?对此,中疾控专家王丽萍回应称,这类人员要求在流调以后进行“三天两检”,及时排查。 时空伴随人员 据央视报道,中国疾控中心传防处研究员王丽萍表示:“比如时空伴随,实

    2022-11-16 09:20:36
    241
  • 新冠病毒变异后核酸检测仍有效吗?疾控专家回应

    新冠病毒自发现以来,已经出现多轮变异,那么核酸检测作为金标准,是否会因为变异而丧失有效性? 据新京报,对此,在5月19日召开的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上,北京市疾控中心副主任刘晓峰做出回应。 他表示,目前,新冠肺炎核酸检测是最有效、最精准的病毒检测方法,也是应对疫情

    2022-05-20 08:40:48
    151
  • 四川疾控回应多地疑现龙线虫 大家不必恐慌

    据四川疾控微信公众号消息,近日,有网友在水体中拍摄到疑似“龙线虫”并发布了相关视频,引起高度关注。针对这一问题,四川疾控专家表示,根据网络发布的视频和照片,结合流行病学、生物学形态以及常规监测等,都不支持视频里的线虫是“龙线虫”,大家不必恐慌。 由于近期持

    2022-08-15 22:00:22
    261
  • 沈洪兵任中疾控主任 高福不再担任

    2022年7月26日下午,中国疾控中心召开干部大会。卫生健康委党组成员、副主任,疾控局党组书记、局长王贺胜出席会议并宣布疾控局党组决定:沈洪兵同志任中国疾控中心主任、党委常委(兼),卢江同志任中国疾控中心党委书记、副主任(兼),周宇辉同志任中国疾控中心党委副书记,严

    2022-07-27 01:57:54
    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