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春季,全球经济深受疫情反复、局部战争的困扰。到了夏季,疫情与战争,都不是阻碍全球经济复苏的主要矛盾,极端的干旱天气才是。
极端的高温和干旱状况正在阻碍美国、欧洲和中国的经济增长,同时各种商品价格上涨,给居民消费和企业生产带来压力。因为供电紧张,工厂限电暂停生产成为常态。运输和化学品的船只艰难地沿着德国莱茵河航行。不仅仅是莱茵河,在世界各地,支持全球经济增长的河流,例如多瑙河和科罗拉多河,水位都在下降,阻碍货物运输,干扰灌溉系统,使发电厂和工厂更难保持正常运营。
牛津经济学院(Oxford Economics)全球宏观研究主任Ben May 认为,这些事件「对于的特定地区来说,具有相当重要的影响」。极端天气带来的阵痛程度,可能取决于热浪和缺雨持续多长时间。但在德国这样的,专家警告说,几乎看不到缓解的迹象,企业正在为最坏的情况做准备。
伦敦经济学院格兰瑟姆气候变化与环境研究所(Grantham Research Institute on Climate Change and the Environment)政策与传播主任Bob Ward说:「我们不应对热浪事件感到惊讶,这正是我们预测的,并且在全世界范围内更频繁、更激烈。」
中国正面临60年来最猛烈的热浪,几十个城市的气温都超过了40摄氏度。本周,美国加州部分地区的气温超过41摄氏度。今年夏天早些时候,英国气温超过40摄氏度。
全球经济已经处于压力之下。由于俄罗斯入侵乌克兰,能源价格飙升,欧洲面临着经济衰退的高风险;美国经济在高通胀和美联储加息的压力之下,疲态尽显。亚洲方面,也要应对原材料涨价以及疫情反复的困扰。
Ben May 表示,极端天气会增加商品供应瓶颈,扰乱产业链,因此急需推高通胀,这也是高通胀难以下降的主要原因。
与此同时,德国不断萎缩的莱茵河水位已降至临界水平以下,阻碍了船只的流动。这条河是化学品、粮食和大宗商品(包括煤炭)的重要通道,随着该国在冬季到来前竞相向储存设施注入,煤炭的需求量越来越大。由于劳动力短缺,很难找到替代的运输方式。
德国工业联合会(Federation of German Industries)副理事长Holger L?本周在一份声明中表示:「化工或钢铁行业的工厂关闭、矿物油和建筑材料无法到达目的地,或者无法再进行大批量和重型运输都将发生,只是时间问题。」
荷兰国际集团全球宏观主管Carsten Brzeski表示,莱茵河沿岸的低水位,使德国2018年的经济产出减少了约0.3个百分点。而当年,低水位直到9月底才成为问题。他估计,这一次,它可能会在今年下半年使GDP下降至少0.5个百分点。
在美国,因为极端干旱,农场主正在宰杀牲口,也无法正常灌溉农作物。棉花期货已经快速上涨,而在不久的将来,牛奶、牛肉以及等其他粮食产品涨价将不再是新闻。
编辑/lydia
本文来自“网友”用户投稿,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华夏信息网立场,本站不对文章中的任何观点负责,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只用于提供信息阅读,无任何商业用途。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文章、内容、图片、音频、视频)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1470280261#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维护您的正当权益。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xxxwhg.com/zh/50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