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数字经济规模及占GDP比重
中国数字经济规模(万亿元)
中国数字经济规模占GDP比重(%)
来源: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
■?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李雪婷
■?顾志娟
2022年全球数字经济大会近日在北京召开,数字经济是当前全球经济的热点,在数字经济中平台经济是最为活跃的一个经济部门,而平台经济被认为已步入“强监管时代”。在近日由北大国发院举行的“平台经济创新与治理”研讨会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中国行政管理学会会长江小涓指出,数字秩序已然对所有秩序带来形态改变,相对应之下,传统社会管理将被超越,新的数字社会治理模式需要被架构起来。在近日举行的2022新京报财经夏季峰会开幕式上,她也发表了有关数字经济的演讲,她表示,“十四五”末期,数字经济会成为中国经济的半壁江山。这不是写意,这是写实,数字经济要占到经济的50%或者更高比重,它也是我们经济主要的新增长点。
治理需求更为多元化
数字经济改变政府和市场边界
数据显示,我国数字经济已连续数年稳居世界第二。随着数字经济的快速发展,平台经济对于提升服务的普惠性、改善公共治理、支持创新活动,以及加快经济增长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当数字经济改变了政府和市场的边界,治理的主体开始下移。江小涓解释说,数字经济带来的一个重要变化是,政府原来的信息优势、解决外部性的优势都出现了变化,很多数据在行业和头部企业,政府的数据则是层层上报而来。
江小涓总结了平台监管面临的四方面难点。,由于平台经济已经渗透进日常生活,无法简单“关停”来治理,“大而管不了”;第二,新企业、新产品更新速度比过去增长数倍,“快而跟不上”;第三,平台投资项目数量多且往往跨行跨界,“深而穿不透”;第四,在商业模式不断创新下,“新而看不懂”。
由此,对于平台经济的治理需求也更为多元化。江小涓提到,新兴短视频平台治理,不仅全球没有先例,且不同平台之间的逻辑也不尽相同,商业模式、盈利模式和违规风险点也存在差异。
在政府和市场的边界调整下,一种新的结构正在酝酿。在她看来,这已经超过了监管部门数字化赋能的范畴,一种全新的数字化治理体系需要被构建出来。
这不是写意,这是写实
数字经济将成为经济主要的新增长点
江小涓对数字经济的未来发展寄予厚望,她指出,“十四五”规划对数字经济的量化目标是:到2025年,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从7.8%提升到10%。
她特别提到,除了数字产业化,还有产业数字化,原本就存在的产业,加上数字技术之后带来规模的扩张和效率的提升。“十四五”规划未对产业数字化提出量化指标,参照数字产业化的指标,也将产业数字化的增长率设为GDP增长率的2.2倍,那么到2025年,产业数字化占GDP的比重将提升到40%,再加上数字产业化占GDP比重的10%,整体数字经济占GDP的比重将提升至50%。
“‘十四五’末期,数字经济会成为中国经济的半壁江山。这不是写意,这是写实,数字经济要占到经济的50%或者更高比重,它也是我们经济主要的新增长点。”江小涓说。
远不只在消费端产业端
数字化将是全场景的
江小涓指出,中国数字经济快速发展动力强劲。首先,我国数字消费市场规模很大,加上数字消费的出现,将成为数字经济发展新动能。其次,我国数字基础设施很发达。无论是传输传递,还是抵达终端、有效接入消费者,我国的基础设施都很完备,能够满足各种互联网生产和消费中新型基础设施的需要。第三,我国制造业规模全球,数字化空间非常广阔。第四,我国产业链很齐全,数字经济无论是技术的进步,还是商业模式的创新,在产业链中延伸的余地和空间很大,可以带来多环节的增值。第五,数字领域科技创新非常活跃,科技是长期增长的推动力,未来可期。
从社会领域来看,实现“双碳”目标也会带来巨大的数字化转型机遇。江小涓表示,数字化远不只在消费端、产业端,而是全场景的数字化。“数字经济不仅是疫后经济复苏的新动能,而且将是我们长期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的新动能。”
本文来自“这条河叫时光”用户投稿,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华夏信息网立场,本站不对文章中的任何观点负责,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只用于提供信息阅读,无任何商业用途。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文章、内容、图片、音频、视频)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1470280261#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维护您的正当权益。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xxxwhg.com/zh/51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