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
在大明山自然保护区
进行珍稀植物资源调查的
广西植物研究所调查队传来消息
在最初的发现地再次出现“幽灵植物”
—— 橙花水晶兰
(Cheilotheca crocea L.W& Yan Liu)
(今年的橙花水晶兰在同一座山头的6个地方出现,此处生长的水晶兰最多,有2株,其中1株又分叉出5株。图/李华坚)
橙花水晶兰2010年10月发现于广西大明山,它归属杜鹃花科Ericaceae假水晶兰属Cheilotheca,原广西植物研究所吴磊博士和广西植物研究所刘演研究员2016年于《phytotaxa》发表为新物种。它腐生于海拔800-1200米之间的阔叶林下,与腐叶中的真菌同生,只有开花时长出地面,它的茎白色,无叶绿体,不会进行光合作用;花瓣3片,上面2/3橙色,下面1/3白色,雄蕊6枚,子房圆球形,柱头头状,橙色,结浆果。
(2010年10月该物种的发现者就在此处采集到模式标本,今年8月15日重现新种风采。图/林莉)
2015年3月17日,大明山科研人员在天坪拍摄到的大果假水晶兰已经被《中国植物志》英文版修订为球果假沙晶兰(Monotropastrum humile), 它全身晶莹洁白的气质以及短暂的生活史,给人“死亡之花”、“幽灵草”等神秘感觉。因此,大家对中国甚至全世界发现的橙花水晶兰更加神往。
(2015年3月在天坪出现的球果假沙晶兰Monotropastrum humile (D.Don)H.Aara),属于假沙晶兰属Monotropastrum。图/周丕宁)
2018年起,大明山科研人员次上山寻找橙花水晶兰,此后4年持续关注,每次上山搜寻均未果,直到今年8月15日,在科研人员和护林员的共同努力下,橙花水晶兰终于重现尊容。至此,大明山收齐了保护区内的两种水晶兰影像资料,为丰富大明山生物多样性影像资料又添上了重彩的一笔。
(橙花水晶兰的雄蕊围绕在雌蕊外侧。图/周丕宁)
来源:南宁广播电视台
本文来自“修夏”用户投稿,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华夏信息网立场,本站不对文章中的任何观点负责,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只用于提供信息阅读,无任何商业用途。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文章、内容、图片、音频、视频)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1470280261#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维护您的正当权益。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xxxwhg.com/zh/56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