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江晚报·小时新闻见习记者 马庆隆 通讯员 郑熠炯
8月15日,末伏,热浪在杭州街头翻涌。
“您好,您能把我送回家吗?”
下午4点光景,上城交警大队四季青中队万马队队员张贤国正在新塘路太平门直街路口执勤,晃晃悠悠走过来一个小伙子,有气无力地说。
“你怎么了?”
“我要晕了。”
见小伙子面色苍白,张贤国立刻做出判断——中暑了!
张贤国让小伙子赶紧坐下休息,并拿出随身携带的清凉油,涂抹在小伙子的太阳穴、后颈,还给了他一瓶矿泉水。
今年的杭州异常炎热。
张贤国在户外执勤时,见过不少中暑反应的面孔,不过这一张略显青涩。
“你多大了?”
“23岁。”
张贤国和小伙子有一搭没一搭地聊起来,手不停地给他按摩,纾解他的中暑症状。
在附近执勤的交警任熠华听到消息,也马上送来冰袋,给小伙子降温。
这个23岁的年轻人来自东北,是一名房产中介。为了陪客户看房,经常骑着电动车全城跑。
小伙子告诉张贤国,当时自己刚见完客户,热得有点难受,准备骑电动车回家。
不料,在上一个路口晕倒在地,稍稍清醒,给自己打了120急救电话。
过了一会儿,小伙子觉得症状稍有好转,就再次打过去,告诉120不用来了。“骑到这个路口,又不行了。”
经过一番纾解,小伙子感觉好多了,说完就要一个人骑车回去。“我感觉自己可以走。”
“我送你一下吧!”
面对交警的好意,小伙子婉拒,眼神倔强而隐忍。“没事没事!”
张贤国善意谎称:“反正我也要顺路到那边去。”
小伙子这才答应。
张贤国压低了车速,跟在小伙子后面,一直安全护送到小区。
在一个信号灯路口停留时,他还叮嘱小伙子:“以后出门水要带足,不要长时间暴晒。”
“头盔搭扣要扣好,最重要的就是保命。”
……
两人的车最终到达小区门口,可张贤国的叮嘱却还没有停住:“回去多休息,多喝水。自己在外面多照顾自己啊,坚强一点啊。”
“大哥我走了,谢谢哥!”
张贤国说,“分别时的这句话,听完我真的很感动。”
张贤国说,他觉得小伙子非常的懂事坚强,“他打了120,觉得自己没事了又通知人家不用来了。最后他感觉好多了,仍然坚持要自己回家,不用我们送。”
另外,张贤国告诉记者,“小伙子只身来到杭州打拼,一个人住。这么热的天,还在外面这么拼,不容易。”
“我今年36了,他让我想起了自己,年轻的时候也是很辛苦,也是这样一步步打拼过来的。”
本文为钱江晚报原创作品,未经许可,禁止转载、复制、摘编、改写及进行网络传播等一切作品版权使用行为,否则本报将循司法途径追究侵权人的法律责任。
本文来自“七秒鱼.”用户投稿,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华夏信息网立场,本站不对文章中的任何观点负责,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只用于提供信息阅读,无任何商业用途。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文章、内容、图片、音频、视频)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1470280261#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维护您的正当权益。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xxxwhg.com/zh/59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