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子开瓶时辣椒酱突然爆炸:堪比案发现场。辣椒酱还会爆炸?这个竟然真的有。8月18日,贵州都匀,石女士在厨房打开一瓶辣椒酱时,瓶子突然发生“爆炸”,结果满厨房全是辣酱,场面令人震惊。 从视频看,灶台台面、墙面、地面上全都是红色的辣椒酱,尤其是灶台附近非常集中。石女士表示,打开后,瓶子像发疯了一样,一直转一直炸,不到一分钟就让整个厨房如同案发现场。幸运的是,石女士并未受伤。
完了!完了!芭比Q了!厨房要不得了,估计要收拾一下午啦。有谁会想到,有我们吃的辣椒酱会发生“爆炸”呢,喷的满屋子都是。看到这种场景,有的网友不怀好意的也笑了,这辣椒还真是360度无 死 角喷射啊,这打扫厨房也得费点功夫了。不幸中的万幸,当事人石女士没有受伤。真是世界之大,无奇不有啊,有想不到的事,没有做不到的事。
那么为什么辣椒酱平会发生“爆炸”呢,原因何在呢?
首先我们举个例子。大家都应该喝过气体饮料(碳酸饮料),比如:雪碧、可乐、七喜、芬达之类等等,很多种类。碳酸饮料类产品是指在一定条件下充入二氧化碳气的饮料,一般气体饮料是常压;汽水中含有二氧化碳的饮料是加压,促使二氧化碳溶在液体里,当我们剧烈摇晃这些气体饮料时,碳酸饮料摇了后会喷出来的原因是碳酸饮料中含有碳酸,碳酸不稳定,容易分解成水和二氧化碳。大家觉得二氧化碳多了气压增大就会向外喷出,其实不是的。
饮料吸收二氧化碳从不平衡状态到形成平衡态,是一个复杂过程。碳酸饮料对二氧化碳的吸收程度与充入的二氧化碳压强与温度有关,充入的二氧化碳的压强越大,温度越低,则吸收程度越大。在碳酸饮料在进行封装时,瓶内上方气体中的二氧化碳气压与溶液中溶解的二氧化碳产生的分压是相等的,一般这个压强会是大气压的三倍左右。无论我们在打开饮料之前是否对碳酸饮料进行摇晃,都会有气体喷出。
经过摇晃后的碳酸饮料中二氧化碳气体从溶液中析出就不一样了,这里存在一个成核与气泡长大的过程,称之为临界半径。这是一个难搞的过程,这里我们忽略。
而摇晃过程中的奥秘正在于此。当我们摇晃一瓶未开封的碳酸饮料时,虽然对溶解在溶液中的二氧化碳并没有影响,但摇晃的过程中让大量的瓶内气体进入溶液中形成大气泡。当我们打开瓶盖时,由于二氧化碳在溶液与上方气体的平衡被打破,二氧化碳会开始析出,而之前摇晃过程中产生的气泡会帮助溶液中溶解的二氧化碳快速析出。气泡突破了临界半径,因此突破了这个能量势垒后,溶解的二氧化碳会在这些原有气泡的帮助下快速长大,无数的这种小气泡迅速长大,体积快速膨胀,于是产生了这些碳酸饮料快速喷涌而出的效果。
其实,我们经常喝的啤酒发生“爆炸”,也是这个道理。还有我们平时倒啤酒时,缓慢的倒入杯中就不容易产生气泡,而倒的过程中流动剧烈一点就会快速的产生大量气泡,因为流动过程中引入了大量的小气泡,促进了原来溶解的二氧化碳析出,自然向临界半径靠近。而石女士开辣椒酱平发生“爆炸”也是同样的道理。
目前我国南方大部分地区气温炎热干燥少雨。而四川盆地的重庆市万州区北碚创下了44.5℃的高温记录,四川开始限电,长江中下游许多河道水位下降甚至出现断流,我国形成“南旱北涝”的局面,都是受副热带高压和拉尼娜现象双重影响造成的。
石女生家地址位于贵州都匀,近期更高气温在32-35℃左右。密封的辣椒酱瓶里面是真空的,有很大的压力;而天气炎热,自制的辣椒酱发酵了,发酵产生气体二氧化碳,使辣椒酱体积膨胀,超过了容器所能容纳的体积。
我们看一下化学方程式式:葡萄糖和酒化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6H12O6+6O2==6CO2+6H2O(条件是酶)葡萄糖与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6H12O6+6O2=(点燃)6CO2+6H2O无论对错,葡萄糖发生化学反应(发酵)都会产生大量二氧化碳(CO2),而二氧化碳可能就是导致“爆炸”的元凶。
发酵后,产生大量二氧化碳,但是密封的辣椒酱瓶非常结实,没有出现漏气现象,而此时辣椒酱平内的压力大于标准大气压,因此,石女士打开辣椒酱平后,瓶内气压迅速释放,导致辣椒酱平不停旋转,把里面的辣椒酱喷射的厨房到处都是,形成了画面中一片狼藉的景象。而平时,我们把吹大的气球释放,气球也是不成规律的乱飞,直到气球内没有了气压为止。
我个人理解就是这个原因?大家认为是什么原因呢?欢迎留言区评论。谢谢!
原创作品
本文来自“浅时光”用户投稿,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华夏信息网立场,本站不对文章中的任何观点负责,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只用于提供信息阅读,无任何商业用途。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文章、内容、图片、音频、视频)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1470280261#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维护您的正当权益。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xxxwhg.com/zh/64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