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新华社电 海关总署7日发布数据,今年前7个月,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23.6万亿元,同比增长10.4%。外贸克服诸多不利影响,实现较快增长。
具体来看,前7个月累计,我国出口13.37万亿元,增长14.7%;进口10.23万亿元,增长5.3%;贸易顺差3.14万亿元,扩大62.1%。
7月份,我国进出口总值3.81万亿元,增长16.6%,增速创今年以来单月新高。其中,出口2.25万亿元,增长23.9%;进口1.56万亿元,增长7.4%;贸易顺差6826.9亿元,扩大90.9%。
外贸增速持续回升
海关总署统计分析司司长李魁文表示,今年以来,我国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外贸进出口克服外部环境趋紧、疫情短期冲击等诸多不利影响,实现了较快增长。
从4月外贸增速回落至0.1%,到5月、6月快速反弹,分别达9.5%和14.3%,上半年的“V”形修复曲线展现出我国外贸较强的发展韧性。对比多项数据后,记者发现,7月外贸增速延续了之前持续回升的良好态势。
这其中,长三角地区等“外贸重镇”进出口持续快速恢复的带动作用不容忽视。前7个月,长三角地区三省一市合计进出口同比增长11.7%,比上半年增速加快2.5个百分点;7月当月,同比增长25.7%,对全国外贸增长的贡献率超过5成。
“应该说,长三角地区经受住了疫情考验,已经显示出很强的自我修复能力。”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对外开放研究院教授庄芮说,随着社会运转逐步回归常态,产业链供应链趋于修复,长三角地区进出口有望持续企稳回升、加快复苏步伐,并为全国外贸保稳提质提供重要支撑。
贸易红利持续释放
外贸实现较快增长,离不开“朋友圈”的多元和升级。前7个月,我国对东盟、欧盟、美国和韩国等主要贸易伙伴进出口均保持增长势头。
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今年生效实施以来,贸易红利持续释放。同期,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和RCEP成员国进出口分别增长19.8%和7.5%,进一步深化了区域经济互联互通和贸易投资合作,为地区经济复苏和发展提供了新动能。
为了让企业真正知晓、弄懂、享受政策优惠,今年以来,全国海关切实做好RCEP涉及海关业务的政策宣传和解读工作。据北京海关关税处副处长王薇介绍,该关已整理汇编涵盖3类14项RCEP热点问题,组织开展RCEP享惠申报政策和操作线上直播宣讲,惠及北京地区企业2400余家。
中纺国际服装有限公司总经理段涛介绍说,疫情背景下,公司一直努力降低整体经营成本。“凭借海关签发的RCEP原产地证书,出口商品在日本的关税由10%降到8.2%,仅上半年就省了10多万元,这让企业的外贸业务更有信心和底气。”
从帽子、眼镜拓展市场,到松茸、蜜柚抢“鲜”出口,再到扫地、(000591)电池远销海外……外贸主体活力的有效激发,也被视为推动外贸增速持续回升的重要原因。
前7个月,我国有进出口实绩的外贸企业数量同比增加5.8%。其中,民营企业进出口增长15.3%,占我国外贸总值的50%,继续发挥外贸“主力军”作用。
庄芮表示,多重压力之下,民营企业取得这样的成绩十分可喜,这与密集出台的纾困帮扶政策措施和持续优化的营商环境密不可分。未来,民营企业勃勃的发展生机和巨大的发展潜力还将为我国外贸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后市出口或面临压力
展望后市,分析人士指出,当前全球经济步入衰退边缘。海外需求进一步走弱或对出口形成一定压力。
植信投资研究院研究员常冉认为,我国下半年对欧盟的出口增长可能放缓。7月,欧央行加息50基点,虽然欧元短线回涨,但欧元货币的基本面支撑较为脆弱,表现在经济衰退风险更大、通胀压力更顽固、欧元区“碎片化”问题和欧债危机潜在风险增大,来自欧盟的海外需求收缩预计将更加显著。下半年,制约欧盟经济增长的因素尚未出现明显缓解趋势,欧央行加息为本已被高通胀而挤占的需求增添了新的压力。
庄芮表示,尽管形势依然复杂严峻,但我国经济韧性强、潜力足、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随着稳经济一揽子政策措施的落地见效,复工复产有序推进,我国外贸仍有望继续保持稳定增长。
本文来自“宁七月”用户投稿,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华夏信息网立场,本站不对文章中的任何观点负责,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只用于提供信息阅读,无任何商业用途。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文章、内容、图片、音频、视频)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1470280261#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维护您的正当权益。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xxxwhg.com/zh/8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