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飞云
俄乌冲突打了半年多,还没分出胜负,近期,随着美方对乌新一轮军事援助的到来,乌军的“反攻”终于不再仅存于口头,而是开始付诸行动。
据援引路透社消息,当地时间8月29日,乌克兰军方宣称,乌军已经在南部地区打响了一系列针对俄军的“大反攻”之战,目标包括夺取乌南部重镇赫尔松。
乌军方发言人古梅纽克在新闻发布会上证实了该消息,古梅纽克表示,虽然俄军在南部地区的力量很强大,但由于乌军近期不断对俄后勤线路进行袭扰,俄军已被“有效削弱”。有关这次“反攻”的细节,古梅纽克没有透露,而是放狠话称:反攻已经持续有一段时间,这将导致俄军筋疲力尽,但乌军绝不会给他们以喘息之机!
乌军是否真的已经打响“反攻之战”?美媒《纽约时报》先泼了一盆凉水,表示暂时无法对乌方所言予以证实。而美媒如此“谨慎”的原因恐怕与乌方一贯的“口嗨”存在一定关系,毕竟自冲突爆发以来,“反攻”二字,乌军已经喊了太久,但一直没有付诸行动。
美媒《华尔街日报》两周前还发文批评乌军拿了军援不干活,声称美国砸下数十亿军援,却没看到乌军在赫尔松前线有发起“反攻”的迹象。那么,这次乌军究竟是真的开始反击了,还是又一次“口嗨”呢?
29日晚些时候,乌方又在社交媒体上公开表示,乌军已在赫尔松附近突破敌军的“道防线”,有了西方武器的加持,乌军将“很可能收复失地”,乌总统办公厅主任耶尔马克也在其个人账号上欢呼“赫尔松就在眼前!”
按照乌军的说法,赫尔松仿佛即将易手,但赫尔松当地政府官员则表示:乌军的“反攻”根本没有用,所谓“胜利在望”就像是乌方自导自演的一场电影,完全是一种错觉。不仅如此,俄国防部也在当天做出了回应,先是承认乌军发起“反攻”,但随即又拿出战报表示,乌军的“反攻”迎来的不是胜利,而是一次次“惨败”。
俄方称,乌方试图从3个方面发起袭击,但没有取得任何进展,反而损失了560名士兵与58辆坦克与装甲车,以及两架苏-25地面攻击机。
在乌军劣势愈发明显的背景下,美方日前宣称,要派指挥官来帮乌军发起“抵抗战”,内容除了向俄设施发动袭击、炸毁俄后勤线路、暗杀存在“通俄”嫌疑的官员之外,还包括利用西方媒体的宣传,帮乌军打“舆论战”,从而争取更多的支持等等。
分析认为,乌克兰方面显然是将“舆论战”当做了重要的“反击”措施之一,但由于乌方“翻车”的次数太多,所以“舆论战”的效果正在不断减弱。此前乌防长列兹尼科夫宣称要集结百万大军,反攻俄罗斯,但后来迫于压力,不得不站出来自己打自己的脸,拿“英语不好”做借口,硬说这是一场“误会”,“百万大军”的事儿根本不存在。
此外,乌方只宣称发起“大反攻”,却不提及战场细节,显然又是一次舆论上的“造势”。乌方这么做,一方面可以提振己方士气,另一方面又可以给西方一个交代。有一个细节是,乌方在回应中肯定了西方援乌武器的作用,言下之意,这样的援助多多益善,如今“胜利在望”,西方更好再多送点。
但事实上,乌克兰现在究竟形势如何,人们有目共睹。仗打了半年,乌克兰有四分之一的领土都处于俄方的控制之下,即便在顿巴斯地区,俄军也在缓慢推进,而乌方连失阵地,可供发挥的余地已经不多,仅靠西方武器很难翻盘。
在这样的情况下,乌军能守住现有地盘已经实属不易,更别提还要发起反击。可如果现在不动手,等到天气转冷,“反攻”也许还会变得更加困难,这也是乌方的一大矛盾之处。
本文来自“软馨吖”用户投稿,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华夏信息网立场,本站不对文章中的任何观点负责,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只用于提供信息阅读,无任何商业用途。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文章、内容、图片、音频、视频)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1470280261#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维护您的正当权益。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xxxwhg.com/zh/95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