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洪金/人民图片)
4月22日,在合肥市1号线地铁上,热爱阅读的小朋友劝导低头玩手机的乘客放下手机多读书。
“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是,我在你身边,你却在玩手机。”这句网友们的调侃之言正是“手机族”的真实写照。据《中国青年报》报道,2017年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联合问卷网对2001人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63.3%的受访者自认是“低头族”,48.6%的受访者忍不住看手机的原因是担心错过电话或信息,47.1%的受访者表示过分依赖手机会降低工作学习的效率,70.5%的受访者希望改变自己是“低头族”的现状。当人们越来越依赖手机,它带来的负面影响也随之而来。那么,人们对手机产生依赖的原因是什么?如何判断自己是否对手机产生了依赖?对手机产生依赖后应如何摆脱?
人们为何会对手机产生依赖呢?荆楚网指出,患上“手机依赖症”原因的,无非有以下几种:有的人是缺乏独处的能力,需要从手机中寻找心理上的慰藉和踏实感;有的人是精神生活贫乏,需要手机的各种功能来填补内心的空虚和寂寞;有的人则是缺乏安全感,对手机产生一种相当高的依赖。
那么,该如何判断自己是否已对手机产生依赖了呢?中大医院心理精神科博士徐治在接受《齐鲁晚报》采访时介绍道,是否对手机有依赖症要看两种“症状”,一是除了睡觉,不分时间、地点都想玩手机,想刷微博、刷微信、玩游戏、看影视剧;二是看不到手机心里难受。如果这两条“症状”都有,说明对手机依赖比较严重。那么,有“手机依赖症”要不要治疗呢?徐治表示,这要看程度,如果对手机依赖过于严重,就需要去看心理医生,以免影响正常的生活和工作。
如果症状还没有严重到需要看心理医生的程度,那还有什么办法可以进行自我调节,摆脱对手机的依赖呢?
1.多参与“线下”活动,转移生活重心。新蓝网建议,要学会转移注意力,多参加一些有益身心的群体活动,比如做运动、健身、郊游等。通过自我约束逐渐减少不必要使用手机的次数,尽量将生活的重心从手机上转移出去。《贵阳晚报》也建议,要培养兴趣爱好,多参加集体活动和户外运动,久而久之,你会发现外边的世界远比方寸之间的手机更有趣。
2.强制隔断手机,严格要求自己。《贵阳晚报》建议,将手机“请”出卧室,严格要求自己,该睡觉的时候睡觉,该起床的时候起床。另外,环球网还建议,可关闭手机提醒,让自己不要分心,也可以给手机省省电。为了专注做自己的事,最好把手机放在自己视线之外的地方。
本文来自“九月朦胧”用户投稿,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华夏信息网立场,本站不对文章中的任何观点负责,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只用于提供信息阅读,无任何商业用途。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文章、内容、图片、音频、视频)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1470280261#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维护您的正当权益。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xxxwhg.com/zh/952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