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明没有设置过
打开网页浏览器却直接到了陌生网站
想改回原来的主页设置又颇费周折
“我的浏览器怎么了?”
没错,它很可能是被“劫持”了!
专家表示,“浏览器主页劫持”指的是用户设置的主页网址,在用户自己不知情的情况下,被强行篡改为其他网址,当用户打开浏览器后,显示的页面变成劫持者设置的页面。
随着互联网治理的深入,网络环境在逐步改善。但据用户最近的反映和记者的调查,“浏览器主页劫持”“流量劫持”等现象依然猖獗,损害着广大网民的权益。
解析
“浏览器主页劫持”有哪几种类型?
正规应用软件默认
第一类是正规互联网公司的应用软件。安装安全软件或应用软件时,未经任何提示完成安装后,浏览器主页地址也随之被修改为相关网址或导航网页。一些浏览器软件在安装过程中,“默认……为浏览器主页”的提示文字标在不起眼位置,或是默认打钩,如果用户没注意,很容易就被替换主页。
第三方软件捆绑安装
第二类是由于某些第三方工具软件的捆绑安装导致。这类软件通常会捆绑安装浏览器和游戏,并默认设定新的目标主页。即便是安装过程中弹出“是否同意用户协议”的窗口,由于协议冗长,用户很少会看全或者根本不看就点击“同意”,从而导致主页设置被更改。专家认为,这些含蓄的诱导行为也可认定为“浏览器主页劫持”。
病毒攻击
第三类则是明目张胆的恶意软件或电脑木马病毒所为。通过对浏览器发起恶性攻击、潜入恶意插件,或利用木马病毒侵入电脑导致系统混乱,也能轻而易举地篡改主页。
解析
“浏览器主页劫持”带来的危害有哪些?
用户体验不佳
工业和信息化部赛迪研究院电子信息研究所副所长陆峰说,首先会给用户带来使用不便和糟糕的体验,增加不必要的麻烦。“我本来习惯访问的是A页面,但被劫持之后就锁定到B页面。有的网民更喜欢简洁的主页,也不需要在首页上设置密密麻麻的导航网站。一旦被篡改劫持,原有的使用习惯被迫改变。往往这种导航主页上会有许多弹窗广告,导致用户体验变得糟糕。”
隐私易泄漏
由于个人数据被持续收集,容易导致用户隐私泄露。中国科学院信息工程研究所副研究员刘奇旭说,浏览器网页所用到的“Cookie”是网站常用的用户跟踪和识别技术。用户使用浏览器浏览网站内容时,网站可以在用户电脑本地存放Cookie,以识别和记录用户的登录、浏览和购买信息。“而一旦被别有用心的人收集和掌握,你上网的偏好、关注的话题、购买商品情况等相关信息都有可能被收集,然后被‘画像’。”刘奇旭说。
安全隐患大
安全风险则是专家们认为的最大危害。陆峰表示,安全隐患可分为两种。一种是对用户个人来说,浏览器主页被劫持,那么个人电脑中就有极大可能存在恶意软件或病毒,存储在电脑上的资料如银行账号、密码等可能被窃取。另外,如果主页被黑客劫持,诱导进入到一些恶意网站甚至钓鱼网页,可能会导致更大的财产损失。
对行业安全造成威胁
还有一种更严重的后果,则是有可能对整个网络安全造成威胁。360安全专家王丁说:“网页挂马,也就是带有病毒木马的网页已成为目前主要的互联网安全威胁之一。”用户被劫持到挂马网页,就会感染木马病毒,从而被黑客控制浏览器乃至电脑,更有甚者还会使用户电脑成为僵尸主机,被用来攻击其它电脑。如DDoS(分布式拒绝服务)攻击,也就是在某一个时刻,控制成千上万甚至更多用户电脑的浏览器访问同一网站,该网站可能会瞬间崩溃。
回应
中央网信办:建立机制,保障用户安全
中央网信办有关负责人重点就App劫持向记者介绍了有关情况。
他说,《App违法违规收集使用个人信息行为认定办法(征求意见稿)》,通过七大方面、39个细项指引,明确App收集使用个人信息的违法违规行为,为App评估和处置提供参考。
据介绍,为落实四部门公告,确保App违法违规收集使用个人信息专项治理工作有序推进,中央网信办特成立了App违法违规收集使用个人信息专项治理工作组。
工作组建立了App违法违规收集使用个人信息举报微信公众号和邮箱,组织App违法违规收集使用个人信息评估工作,目前各项工作正稳步推进。此外,工作组向社会公开发布《App违法违规收集使用个人信息自评估指南》,App运营者也据此进行了自查自纠,取得一定成效。
关于长效机制建设,这位负责人表示,专项治理工作组将进一步畅通举报渠道,并持续推进App违法违规收集使用个人信息的评估工作,以巩固和扩大专项行动的治理成果。另外,专项治理工作组还将陆续推进移动生态系统个人信息保护的专题研究工作,以适时摸清当下App个人信息保护治理的重点。
回应
工信部:依法依规,严惩相关行为
据介绍,下一步工信部将重点做好4方面工作:一是配合做好个人信息保护法立法工作,并加强政策研究、标准细化;二是强化监督检查,督促企业落实现有规章制度和行业标准,充分保障用户的知情权、选择权;三是加强问责执法,依据电信条例、电信和互联网用户个人信息保护规定、规范互联网信息服务市场秩序若干规定等法律法规,依法依规严厉查处相关违法违规行为;四是积极引导行业自律,增强各类市场主体保护个人信息的自觉性,提高用户自我保护意识,营造良好的网络氛围。
本文来自“无人街七号”用户投稿,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华夏信息网立场,本站不对文章中的任何观点负责,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只用于提供信息阅读,无任何商业用途。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文章、内容、图片、音频、视频)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1470280261#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维护您的正当权益。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xxxwhg.com/zh/956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