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报短彩信是建立在手机基础通信上的基本功能,是依托手机通信功能的媒介形态,只要手机不消失,作为手机功能的短彩信就不会消失,四川手机报之所以能做到全中国用户规模第一,就是因为坚持了以上理论认知。“短彩信就相当于米饭,客户端就相当于西餐,大多数人喜爱吃西餐,但更离不开米饭”,四川手机报总经理李铭海说:“更何况,它是4G的米饭,移动互联的米饭。”
为什么说手机报是移动互联的“米饭”?因为目前的手机报早已不仅仅是短信、彩信。短信、彩信可以直达用户,但接触用户仅仅是开始,在新技术的加持下,客户端、WAP网站等平台,航拍、H5、短视频、直播等多种形式都已经运用到了手机报中。手机报已经成为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弹出窗口。通过这个弹出窗口,可以把任何有趣、有用的信息,以文字、图片、视频、H5等多种形式呈现在用户面前。
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弹出窗口,手机报+模式广泛应用
“现在的新闻客户端太多了,信息更是海量的,根本没有那么多时间去看客户端上的信息。”四川手机报的一位读者表示,正因为信息太多,他才保留着看手机报的习惯,“每天花几分钟对重要新闻有个了解就行。重大的新闻事件,根本不需要去网上翻,手机报就送到了面前,不光有文字,还有图片、视频等。而且同样是实时直播。”
比如四川手机报就与四川最大的互动论坛麻辣社区相结合,用户看了四川手机报,可以点链接直接进入麻辣社区论坛,不但可以看到更多详细的内容,还可以发言,进行交流互动,表达自己的观点。用户还可以通过链接进入一个类客户端界面,此时呈现在用户面前的是一个新闻客户端的界面,但不需要下载任何应用。江西手机报、河南手机报、山东手机报等都实现了这样的功能。
技术再升级,增强型手机报为短视频而生
目前,手机报的应用技术还在继续进步。增强型手机报专门推送短视频,用户收到短视频后可以直接播放,不再需要点击链接。即使是在抖音上,短视频要被更多的人看到,同样需要平台推送,而四川手机报推送的短视频可以被几百万甚至几千万人看到。
手机报技术的另一项重大突破是短信公众号,简单的说,就是通过短信给用户发了一个客户端的内容,这个客户端可以一直存在于用户的手机里,但同样不需要下载任何应用,不会占用手机内存空间。
直播、航拍、H5游戏等形式已融入手机报
目前,直播、航拍、H5游戏等形式都已融入手机报的新闻报道中。
早在两年前,四川手机报就已经运用无人机进行新闻报道了。2016年7月28日上午,中共四川省委十届八次全体会议通过《中共四川省委关于推进绿色发展建设美丽四川的决定》。为了宣传贯彻落实全会精神,四川手机报策划了《“航拍天府”向全球推荐绿色四川》的报道。由于手机报点对点推送,覆盖面广、到达率高,整个报道的阅读量达到500万。展示了绿色四川之美,推动“坚持绿色发展建设美丽四川”的理念深入人心。
强化大数据应用,提升信息价值
四川手机报着力跟进国家大数据战略,与运营商大数据中心紧密合作,完成了6800万用户的标签化、脸谱化工作。通过大数据将每一个用户由自然人转化为数据人,深度分析学习用户阅读习惯、浏览偏好,对稿件进行定制化的推送,提升信息对用户的价值,更好地为用户服务。
从2G到4G,手机报在不断创新,不断升级迭代,融入新技术,用自身的传播优势,更好的服务用户。不断创新、拥抱时代、升级技术,这是全国的手机报至今仍在向前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
本文来自“等夏天等秋天”用户投稿,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华夏信息网立场,本站不对文章中的任何观点负责,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只用于提供信息阅读,无任何商业用途。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文章、内容、图片、音频、视频)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1470280261#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维护您的正当权益。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xxxwhg.com/zh/975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