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键盘侠、手机族警惕腱鞘炎】
腱鞘炎好发于家庭主妇,家庭主妇每天做家务,手指、手腕经常重复一些动作,容易导致腱鞘炎。可如今,经常玩手机,造成长时间手指过多的活动,加大了肌腱与腱鞘的摩擦,产生了一种以往很少在年轻人发生的疾病——腱鞘炎,称之“手机综合征:”或“间盘手综合征”。患者发现手指屈伸活动疼痛,后发展成活动受限,原以为休息两三天就会好的症状,一缓就是持续好几个月,发展严重的时候手指不能伸直。
对于该类型的“腱鞘炎”,北京积水潭医院手外科主任医师、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常务委员张友乐提醒,“腱鞘炎症状较轻时,建议保守治疗:避免长时间握持、玩手机、敲键盘等导致损伤的手部运动。”患者可适当休息,减少手指负重的活动,同时还可口服或者局部外用消炎镇痛药,缓解局部症状。“我们医院有一种自主研发的正骨洗药,一般一到两个疗程能很好地改善病况。但部分患者仍不见好转,可以进行手术治疗了。”
【吃饭时玩手机伤肠胃】
随着生活节奏加快以及电子设备的普及,从学生到老人,很多人都养成了吃饭时玩手机的习惯。法国欧洲商业管理学院和美国康奈尔大学联合调查指出,美国人习惯边看电视边吃饭,一般“电视节目结束就不吃了”,而法国人多选择“吃饱了就不吃了”。这一差异使同样爱吃奶酪、甜点等高热量食物的法国人,超重人口比例不足美国人的一半。如果吃饭时眼睛一直盯着手机、电视,便无法体验到饥饱,常因此而吃多。范志红指出,人在集中精力思考或精神压力较大时,植物性神经功能受到压抑,消化道血液供应减少,胃蠕动就会减慢,特别对于消化吸收功能本就偏弱的人来说,全心全意地吃饭才能帮助食物充分消化吸收。另外,美国明尼苏达大学护理学院儿童和家庭健康促进研究中心发现,父母如果允许孩子在就餐期间玩手机,孩子的饮食结构往往很单一,而且更喜欢高热量食物,容易营养不良,家庭氛围也相对较差。因此,研究人员建议,就餐时最好停止使用电子产品,特别是未成年的孩子,家长更应对其行为进行限制。
范志红建议,虽然现代社会压力大,但吃饭时还是要专心,仔细感受胃肠饥饱状态,以免摄入能量过多。同时注意不贪图速度,细嚼慢咽,才能让营养成分逐渐释放并在胃肠道被吸收。
【低头玩手机小心肩周炎】
长期在电脑前伏案工作或低头长时间玩手机,都是引起颈肩肌肉紧张、劳损,造成疼痛的重要因素。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疼痛科主任万丽主任医师提醒,有肩周劳损迹象的人群,除了要减少每次用电脑、用手机的时间,选择高度与手肘关节屈曲高度一致的电脑椅之外,更要注意劳逸结合,连续工作1小时后休息10分钟,起身耸耸肩、活动颈肩部,减轻颈肩部肌肉紧张或长期肌肉挛缩所致的疼痛。此外,还要避免长期单手提、肩扛重物,若肩部出现不适应适当按摩、拉伸放松肩部肌肉。
【老玩手机,睡眠差焦虑多】
长时间使用手机影响睡眠,主要通过以下三条途径:一是过度使用手机(尤其是睡前)占用了原有的睡眠时间,引发睡眠不足;二是手机中的内容可引起生理和心理上的兴奋,增加觉醒程度,从而影响睡眠;三是夜晚手机屏幕的光线可抑制体内褪黑素的正常分泌,引起昼夜节律延迟,导致入睡困难。
长时间用手机与抑郁、焦虑情绪的关系体现在:一方面,由于手机的便捷性和实用性,存在抑郁或焦虑情绪的青少年常常通过手机与他人进行交流来获得社会支持,减少与家人和朋友面对面的交流机会而加剧社会隔离;另一方面,通过手机获得的大量信息可能加重认知和情感负担,从而增加抑郁和焦虑的易感性。
基于此,建议限制青少年使用手机的时间,如每天控制在1~2小时以内。还可以采取睡前阅读纸质书籍、降低手机屏幕亮度、采用有蓝光过滤功能屏幕的手机等来减小手机对睡眠的影响。还要加强对青少年的教育,鼓励他们放下手机,与家人和朋友多进行面对面的交流。
健康知多点——常用手机,不妨揉四穴
短短几年,手机从通讯工具变成了生活必需品,随之而来的是手机成瘾问题越来越严重。不少人会因长时间用手机,出现手指、手腕疼痛、麻木等不适,日常不妨多按揉手部的4个穴位:鱼际、列缺、合谷、阳溪。
取穴:鱼际穴位于大拇指根到手掌根中间点,肉最丰厚的部分;列缺穴,将左右两手虎口交叉,一手食指压在另一手腕后高骨的正中上方,食指指尖处的凹陷处即是;合谷穴,位于拇指和食指合拢后,隆起肌肉最高处;阳溪穴在手腕拇指侧,两根肌腱之间的凹陷中。
操作方法:每天分别按揉4个穴位,以产生酸麻感为宜。
本文来自“这条河叫时光”用户投稿,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华夏信息网立场,本站不对文章中的任何观点负责,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只用于提供信息阅读,无任何商业用途。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文章、内容、图片、音频、视频)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1470280261#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维护您的正当权益。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xxxwhg.com/zh/991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