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面容识别登场之前,对于全面屏时代的生物身份验证方式多数人都更加倾向于屏内指纹。这不禁让人好奇:在未来,当我们需要解锁手机时,用的会是面容识别还是屏内指纹呢?
解锁时,面容ID会用到红外镜头、泛光感应元件和点阵投影器三种元件,首先点阵投影器会在你面部打上30000多个小光点,当然我们肉眼是看不到的,红外镜头负责的就是拿自己看到的点阵数据和之前录入的进行比较,反光感应元件则是通过发射红外光,来保证暗光/夜景下FaceID可以正常识别。
而现阶段安卓厂商上面用的人脸解锁,所依赖的是前方的2D摄像头(有些也会同时用到景深镜头),然后通过算法来进行核验。通过3D打印的照片即可轻松“骗过”验证。而苹果给出的面容ID精度甚至比指纹识别还要高,为1/1000000。
在面容ID的应用上,除了苹果,三星、荣耀也都展示了类似的技术,未来很可能会推出基于面容识别的产品。
指纹识别的演进
2013年,iPhone5s成为了首款支持指纹识别功能的苹果手机,随后的两年时间里,指纹识别开始大规模爆发,指纹识别在手机上的位置也发生了改变,越来越多的手机选择将指纹识别放在机身正面,不过随着全面屏手机的到来,指纹识别也面临着新的抉择:回到机身背面,或者做到屏幕下。
很显眼,第二种方案更加合理。事实上,手机厂商们也在努力的推进屏内指纹的发展。去年下半年,小米推出了其首款超声波指纹识别方案的手机小米5s。
因为超声波识别无需开孔,理论上不会受到汗渍、屏幕材质等的限制,所以一度被认为要比光学/电容指纹识别方案更容易做到屏幕下。不过,采用这一方案的小米5s指纹实际体验并不如人意。
除了小米之外,今年6月份的上海MWC上,vivo展示了自家搭载屏内指纹技术的原型机,采用的也是超声波指纹识别方案,不过关于这项技术何时能得到应用,目前还没有确切消息,很有可能会随着尚未发布的Xplay7一同到来。
另外,高通、汇顶科技也在进行屏内指纹技术的研发。其中,前者为超声波方案,后者为光学方案。
面容识别/屏内指纹的利与弊
了解了屏内指纹和面容识别之后,我们再来聊聊它们未来的可能性:安全性、成本、识别率和识别速度、使用场景可能会成为影响二者普及的因素。
如果让你进行抉择,面容识别和屏内指纹,你怎么选?
本文来自“九月朦胧”用户投稿,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华夏信息网立场,本站不对文章中的任何观点负责,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只用于提供信息阅读,无任何商业用途。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文章、内容、图片、音频、视频)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1470280261#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维护您的正当权益。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xxxwhg.com/zh/994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