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学根在金泽镇雪米村当防疫志愿者。金泽镇供图(下同)
李学根口中的亚德林,其前身是雪米村办企业,1994年经过改制成为私营企业,曾经的厂址就在现在村委会边上。因为发展需要,2015年,上海亚德林有色金属有限公司整体搬迁至苏州市吴江区,村民李学根在亚德林多年,有了感情,便和其他村民一起到苏州上班,开始了每天跨省通勤。“不要看上海到苏州两个城市,这里是长三角示范区,雪米村这里开车过去也就20分钟车程!”李学根说。
近日,疫情形势严峻。3月上旬,李学根接到苏州亚德林公司两份内部通知,一份是要求通勤员工根据实际进行居家办公,一份是要求公司支部党员到所在社区进行“双报到、双报告”。李学根和几名同事积极响应通知,居家办公,他还到村委会报名当志愿者。“我知道村里忙的,我的工作可以调节,我们企业也是从雪米村出来的,也很鼓励我们到村里帮忙,多个人就是多份力量。”
“年轻人都去城里了,村里都是老人,手机都不会用,都需要我们去帮他们生成二维码,蛮难的。”生成核酸登记二维码,看似简单的步骤,却让这些稍有年纪的党员志愿者操作起来有点困难,登记效率不高,每天生成二维码都要弄到很晚。
李学根发现网上的二维码生成教程还不够详细,一些步骤的简化,反而使操作过程中更容易碰到问题。他决定自己研究,根据他的理解和实际应用,将登记教程再次优化,最终排版成PPT形式,增加备注提示,将操作流程教学优化至“傻瓜版”,并批量打印发放给需要的人,让大家都“看得明白,看得清爽”。这样一来,雪米村村民登记起来更方便了,效率也大大加快了。
滑动李学根的个人手机相册,里面已经生成了近400张核酸检测二维码,这些都是李学根这几天为村里老人或者外来人员生成的二维码。“上个月苏州疫情的时候,我就在苏州亚德林里做志愿者了,我属于熟练工了!”李学根笑着说。
金泽镇的两轮核酸筛查,李学根作为村里的志愿者,在陈东村核酸筛查点开展秩序维护工作。他积极引导村民群众佩戴好口罩,提前准备好“检测码”,遵守“一米线”等防疫要求。
其实,早在新冠疫情爆发初始,因金泽镇地处江浙沪交界,李学根作为党员,就第一时间响应号召,来到雪米村村委会报到,主动投入到疫情防控志愿工作中。城东、南新、雪米三村作为长三角区域化联防联控道口合并,李学根就主动要求到入村道口进行值守,防止疫情扩散。虽然村班子也考虑到照顾一下,给他排在早上7点到晚上5点,有时因为人员紧张,他晚上还是经常主动过来帮忙,主动留在一线,主动为村里分担人员调控压力。
李学根说:“我的想法其实很简单,不管在苏州还是在上海,都有感情,哪里需要,我就去哪里!我就希望通过大家一起努力,让疫情早日过去,早点回归正常。”
本文来自“网友”用户投稿,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华夏信息网立场,本站不对文章中的任何观点负责,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只用于提供信息阅读,无任何商业用途。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文章、内容、图片、音频、视频)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1470280261#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维护您的正当权益。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xxxwhg.com/zh/994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