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随着小米CC9Pro的发布,著名相机评测机构DXO的榜单再次发生了变化,小米CC9Pro以121分的成绩与华为Mate30Pro并列第一,一时间风头无两。不过,在感叹之余,眼尖的网友却发现这份榜单上排在前面的几款手机,苹果的iPhone11ProMax和三星的Note10+还在坚持打磨祖传的1200W像素镜头,而其他几款国产安卓旗舰清一色是高像素的镜头,小米和华为更是给力,一个1亿像素,一个双4000万像素,配置堪称豪华。
那么,小米都用1亿像素了,为何苹果和三星还在打磨1200W像素的镜头,是技术不行吗?
答案显然是否定的,懂的网友可能都知道,小米的这颗1亿像素的摄像头的供应商正是三星,虽然打出了三星和小米共研的旗号,但到底是怎么回事,相信大家也都知道,这颗镜头也并不是只有小米能用,苹果和三星同样也都能用,而之所以它们不用,继续打磨1200W祖传镜头,这3个因素才是关键。
1、节省成本,实现利润最大化
手机相机的硬件的成本其实和芯片成本是有些类似的,越是新的传感器,底越大、像素越高价格也就越贵。比如小米CC9Pro这次的这套1亿像素5摄组合,据说其成本是骁龙855的数倍,而骁龙855自此其Plus版本发布后,价格确实降了一些,但目前手机厂商采购也需要花费600元左右。因此,小米的这颗1亿像素镜头,即使只按骁龙855价格的2倍计算,也最少要1200元的成本。这么贵的硬件,显然不符合苹果和三星一贯成本控制理念,也不利于实现利润最大化。
2、软实力比较强,可以弥补一些硬实力的差距
手机拍照成像质量的高低,除了要有足够的硬实力外,还要有较强软实力。硬实力就是摄像头传感器,而软实力就是手机的相机算法了,这方面苹果和三星都是做得比较好的。像苹果的这颗1200万像素的摄像头,从iPhone6s时代就在用了,至今已经经历了5代机型,其匹配的算法早已调校的炉火纯青,即使用1200万像素的镜头,拍照成像质量也不比那些几千万像素的差,某些方面甚至还要好一些。
而国内手机厂商由于起步比较晚,早期也没有那么重视软实力的积累,因此只能先通过堆硬件来实现“弯道超车”。这样做导致的结果就是手机成本增加,利润降低,甚至有些机型可能就是“不赚钱交个朋友”。
3、高像素镜头日常使用的场景并不多
用过高像素镜头安卓旗舰机的朋友可能会发现,不管是4800万的镜头,还是6400万像素的镜头,它们默认都是输出一千多万像素的照片,而不是4800万像素或者6400万像素。这是因为在高像素专业模式下,传感器的像素面积会变得很小,需要在有充足光线的条件下才能拍出高质量的照片。
我们以4800万像素的索尼IMX586为例,这颗传感器在4800万专业模式下单位像素面积只有0.8μm,而在1200万像素的普通模式下,通过四合一像素技术,IMX586的CMOS上四个像素点会合并为一个1.6μm的大像素,4800万像素就合成了1200万像素,感光能力大大提升,从而达到最佳的拍摄效果。
因此,对于大部分普通消费者来说,4800万像素的专业模式的应用场景远没有1200万像素那么多,1200万像素的镜头基本已经能够满足大部分人的日常需求了。苹果和三星除了节省成本外,恐怕也是基于此考虑才迟迟没上更高像素的镜头。
总的来说,手机拍照除了高像素和大底传感器的硬实力外,还需要相应相机算法的软实力加持,苹果和三星正是在软实力方面比较强,才能在硬实力不占优势的情况下,拍照性能保持相对的领先,不过随着国产厂商硬实力进一步的提升,苹果和三星仅靠算法的优势似乎有点吃力了。像苹果今年的iPhone11系列,摄像头像素虽然没有提升,但用了新的大底传感器,又加入超广角镜头和夜景算法,难道是库克良心发现了吗?显然不是的,其中原因相信大家也都能猜到。
本文来自“幻想症”用户投稿,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华夏信息网立场,本站不对文章中的任何观点负责,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只用于提供信息阅读,无任何商业用途。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文章、内容、图片、音频、视频)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1470280261#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维护您的正当权益。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xxxwhg.com/zh/99816.html